張巽峰
摘要武警部隊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是其履行其職責的表現,但是其在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中面臨很多挑戰,因此需要對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客觀規律進行分析,從而應對各種安全威脅。
關鍵詞武警部隊 非戰爭軍事行動 職能
中圖分類號:E2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384-01
隨著世界環境的變化和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時有發生,非傳統安全威脅突出,這些客觀變化要求武裝力量延伸和拓展其基本職能,將軍事斗爭準備的任務,從單純應對傳統軍事威脅,轉變為應對以軍事威脅為主的多元化、綜合性威脅。
一、非戰爭軍事行動基本理論問題
(一)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含義
“非戰爭軍事行動”這一思想表述首先出現于美國,1993年美國陸軍《作戰綱要》認為,在冷戰結束后的新國際環境下,和平與戰爭的界限已變得模糊不清,軍事力量在技術上的靈活性與多樣性以及國際關系的革命性變化,已使得一個國家可以運用軍事手段去實現許多政治目的而無需進行戰爭。但是究竟什么是非戰爭軍事行動,如何對非戰爭軍事行動進行概念界定乃至法律上的界定,還存在很多爭議。
從實踐來看,非戰爭軍事行動所應對的主要是突發事件,如“各種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但是,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內涵并不能為上述突發事件所包含,只要為了實現某種政治目的而采取的軍事行動,只要不屬于戰爭,都可以歸入非戰爭軍事行動。
(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必要性
在特定情況下采取非戰爭軍事行動措施在現代社會具有必要性,這是由現代社會的特點以及軍事力量自生的屬性、作用所決定的。
第一、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會面臨來自多方面的威脅和挑戰,而不僅僅來自于軍事威脅。例如,自然災害、社會騷亂、公共衛生事件等,應對這些問題需要強大的力量,而一般的社會組織尚不足以對抗這種威脅,因此這樣的任務必然地落到了武裝力量的肩上。
第二、實現國家利益的需要。非戰爭軍事行動雖然和軍事行動存在很多區別,但是兩者的目的具有共通性,既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在聯合軍演、撤僑護送、境外維和在領域體現得尤為明顯。因此,非戰爭軍事行動必須按照這一目的來部署實施。
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特點及其對武警部隊的要求
(一)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特點
非戰爭軍事行動主要有如下特點:
第一、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全局性。“非戰爭軍事行動往往是國際問題與國內問題、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公開斗爭與隱蔽斗爭、軍事斗爭與政治斗爭交織在一起。”因此,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這一特點對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組織原則以及指揮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突發性。非戰爭軍事行為所面對的很多都是突發事件,這些突發事件一般發生突然、擴散廣泛、具有不可預測性。例如,在抗震救災中,地震來襲顯得較為突然,地震造成救護生命、保護財產的工作極具緊迫性,同時又不能精確地預測余震的發生,因此對武裝力量的介入提出很高的要求。
第三、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復雜性。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武裝力量需要協調處理好多方面的關系,例如,需要處理好與地方黨委、地方政府、公安民警、以及其他專業性隊伍之間的關系,在涉外非戰爭軍事行動中,還要處理好與國外武裝力量之間的關系。
(二)非戰爭軍事行動對武警部隊的要求
非戰爭軍事行動的上述特點,對武警部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需要具備較強的全局眼光。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全局性需要武警部隊具備較強的全局眼光,能夠用全局的視角來審視武警部隊所處的位置、所起的作用。因此,武警部隊官兵需要在行動中堅決服從黨的領導,一切行動聽指揮,確保政令、軍令得到貫徹執行。
第二、需要具備較強的反應能力。突發事件的突發性和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緊迫性,都要求武警部隊具備較強的反應能力,能夠迅速、及時、準確地完成非戰爭軍事行為中的各項任務。
第三、需要具備較強的協調能力。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力量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同時非戰爭軍事行動又有全局性和緊迫性的特點,非戰爭軍事行動必然呈現聯合程度高,需要各種力量服從統一指揮、密切配合等特征。
三、武警部隊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職能及其強化
為了強化武警部隊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職能,我們認為武警部隊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提高武警首長機關的組織指揮能力
非戰爭軍事行為的緊迫性和復雜性,要求武警部隊的首長機關具有較高的組織能力,這樣才能應對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挑戰。具體來說,武警部隊的指揮機關必須加強信息處理的能力,注重決策和指揮訓練,提高組織能力,確保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二)加強武警官兵的專業技術訓練
武警部隊官兵作為決策的執行者,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注重官兵的專業技術訓練。由于非戰爭軍事行動涉及的專業領域較為廣泛,不再局限于武裝對抗,而是擴展到了其他諸多領域,這就對武警部隊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武警部隊必須培養多層次、綜合性的專業隊伍,加強武警部隊官兵的專業技術訓練,提升武警部隊官兵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的能力。
(三)提高武警部隊綜合保障能力
任何軍事行動的實施都需要優良的保障能力,否則軍事行動的目標就有可能會落空。非戰爭軍事行動所處環境的險惡程度可能與戰場不相上下,因此非戰爭軍事行動中必須注重武警部隊綜合保障能力的提升。因此,武警部隊的后勤保障系統也要根據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特點,摒棄傳統思維,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滿足武警部隊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需要。
總之,武警部隊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是履行武警部隊職責的重要方面,由于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特殊性,武警部隊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面臨重大挑戰。因此,武警部隊需要正視非戰爭軍事行動的特點,把握其中的規律,在組織指揮能力、專業技術訓練、綜合保障能力等方面進行積極的建設和提高,以發揮武警部隊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作用。
注釋:
謝丹.“非戰爭軍事行動”法律問題的初步研究.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8(6).第52-55頁.
李衛海.新軍事變革與軍事法制建設.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頁.
劉艷萍.加強非戰爭軍事行動中黨委領導的幾個問題.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6).第89-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