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瑞
摘要反腐倡廉是黨建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提高反腐倡廉能力,能夠更好地堅持黨的領導,維護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落實依法治國的方略。本文指出通過反腐廉政立法進程的加快、普法廉政教育進程的推進、強有力的反腐敗法律適用機構的建立以及反腐法律監督體系的健全等法制途徑,是不斷提高反腐倡廉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黨建 反腐倡廉 法律機制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5-200-01
今年的兩會剛剛結束,在兩會召開之前,“反腐”問題再次成為了網絡調查中百姓最關注的議題。中央黨校的統計顯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反腐倡廉一直位居“兩會”熱點前列。一方面,我們要肯定政府在反腐方面做出的努力和不斷加大的打擊力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承認,民意對此仍有更高要求,反腐工作在黨建工作中依舊任重道遠。
一、黨建工作中反腐的重要性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既給黨注入了巨大活力,也使黨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決定了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緊迫。必須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作為主線,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貫徹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以造就高素質黨員、干部隊伍為重點加強組織建設,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重點加強作風建設,以健全民主集中制為重點加強制度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加強反腐倡廉建設,通過全黨堅持不懈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康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一)反腐倡廉是黨永葆黨的先進性的重要保證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它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全國各族人民衷心擁護我們黨的領導。但是一批黨員干部乃至高級干部,由于經不起執政、改革開放和金錢、美色的考驗,蛻化變質成嚴重違法違紀的腐敗分子。這嚴重敗壞了黨風,損害了黨的形象,削弱了黨的領導。所以胡錦濤指出:“執政基礎最容易因腐敗而削弱,執政能力最容易因腐敗而降低,執政地位最容易因腐敗而動搖。只有切實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我們黨才能始終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不斷提高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反腐倡廉能力的提升能夠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做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是我們黨執政的根本宗旨和執政基礎,也是衡量黨的執政水平的重要標準。而腐敗的本質是對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漠視、侵害和掠奪。從一定意義上說,社會利益是一個定數。不管腐敗的形式是貪污,還是受賄,所侵占和損害的都是人民群眾的利益。
二、我國反腐取得的成就
黨的十六大以來, 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提出明確要求。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 創造性地開展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成效顯著。目前, 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中的黨組織數量大幅度增加, 影響力明顯增強, 成為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的堅強戰斗堡壘。
十六大以來,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 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的積極部署下, 反腐倡廉法規制度不斷得到健全完善, 為反腐倡廉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以黨章為核心、以監督條例為主干, 以配套規定和其他監督規范為重要補充的黨內監督法規制度體系初步形成: 2003年 12 月 31 日,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 試行) 》頒布, 這是我們黨有史以來第一部系統規范黨內監督工作的基本法規。六年來, 中央紀委會同中央有關部門先后制定了《關于中共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履行監督職責的意見》、 《地方黨委委員、紀委委員開展黨內詢問和質詢辦法 ( 試行)》等各項制度。
三、加強我國反腐法律機制建設
自十六大以來我國反腐工作突顯出以上的成就,但為何反腐會成為人民廣泛關注的重要話題呢?為什么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反腐倡廉一直位居“兩會”熱點前列?今年兩會也不例外。這說明我國反腐倡廉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反腐倡謙的法律機制建設。我們黨在黨建工作方法要努尋求反腐倡廉的法律機制建設。具體來說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快立法進程,提高反腐倡廉的法制化水平
多年來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但現行的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廉潔自律的規定,主要還停留在黨內法規的層面上。在依法執政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加大反腐治本的力度,必須提高反腐倡廉的法制化水平,通過法定程序使那些經過實踐檢驗、比較成熟的規定上升為國家法律法規,更好地用法律規范權力的運行,約束干部的從政行為。首先,盡快頒布反腐敗法或廉政法,通過這樣一部基本法,對腐敗行為的概念范圍、反腐倡廉的基本原則、目標范圍等做出整體性規定;對反腐機構及其權限、反腐機構人員的組成、公務員在防止貪污腐敗方面所負有的職責與義務等做出明確規定,以使廉政機構與反腐活動有明確的法律可依。其次,完善規范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行為的配套法規。
(二)設立反腐敗法律適用機構
有專家認為,一個反腐敗機構要成功地發揮作用,必須具有以下特點:在政府的最高層中贏得政治支持;在政治上和操作上有獨立性,這樣就可以調查政治最高層的腐敗;要有足夠的權力來查閱文件和詢問證人,并且,領導層看起來是高度廉潔的。而且反腐敗機構應該越小越好,這樣可以減小機構本身通過它內部成員可能產生的腐敗而變成腐敗中心的幾率。在我國承擔反腐職能的機構主要有三家,即黨的內部監督機構紀律檢查委員會、行政監察機構和檢察院的反貪部門。
注釋:
反腐倡廉法規制度建設取得顯著成績.黨建.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