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士木
策略一:圖表比較
1、選擇恰當的比較方法從形式上分,有表格比較法、圖像比較法等;從時間和空間上分,有橫向比較法、縱向比較法等。圖像比較法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柱狀統計圖、餅狀結構圖,如利用課本圖1-17(圖略),比較東、中、西部地帶工業化水平。從圖中可以看出,東部地帶的工業增加值明顯高于中部和西部,中部地帶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相當于東部地帶的1/3,而西部地帶的工業增加值占全國的比重僅相當于東部的1/6,最后得出結論:東、中、西部地帶的工業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
2、科學設置比較項目由于不同區域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存在較大差異,以致帶來區域發展差異。分析時要抓住主要影響因素,科學設置比較項目。例如,對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地帶的差異可采用表格比較法。
策略二:實例分析
要充分結合中國地理內容,選取有代表性的區域比較發展差異,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以及探求因地制宜協調發展的措施等,最有效的方式是教師預先設計相關問題,如以下實例。

讀塔里木盆地與長江三角洲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塔里木盆地由于__________,水資源嚴重短缺。長江三角洲地處__________氣候區,但近年來也出現水資源短缺現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塔里木盆地與長江三角洲的城市多沿河分布。其共同的區位因素是______,此外______也是長江三角洲城市沿河發育的重要原因。長江三角洲已形成世界級的城市密集群,成為帶動沿江經濟發展的引擎。促進長江三角洲城市帶發育的社會經濟條件主要有______。
(3)塔里木盆地應充分利用______的氣候資源優勢,發展______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及加工。長江三角洲曾是我國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但近年來生產能力不斷萎縮,主要原因是______。今后長江三角洲地區應大力發展面向國際市場的______農業和以服務城市為中心的______農業。
(4)塔里木盆地與長江三角洲資源各有優勢、經濟互補性強。上海實施“東錠西移”戰略,將附加值低的低端紡織加工業向塔里木盆地______主產區轉移,已建成運營的______工程將緩解長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的狀況。
答案:(1)深居內陸,降水稀少(氣候干旱),蒸發旺盛亞熱帶季風水污染嚴重(2)水源充足水運便利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面海臨江,水陸交通便利(3)光照強,晝夜溫差大瓜果棉城市化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外向型(出口創匯)都市(城郊)(4)棉花(羊毛)西氣東輸

該例以區域為背景,以區域地圖為載體,對東部經濟地帶的長江三角洲與西部經濟地帶的塔里木盆地進行比較設問,涉及到自然環境差異、產業活動差異等諸多問題,綜合性強。由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得出正確結論。這樣做學生既獲得了分析問題的方法,掌握了知識結構,又接觸到實際問題,學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