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岱
摘 要:花境一詞來源于英文,近年來已成為我國常見的造景手法。對花境的定義、花境的作用作了概述,指出花境的背景設計可因具體物體而定,應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形、株高、色彩組成多個層次合理搭配,在花境設計中還應針對不同氣候、不同地域特征區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不同花境。
關鍵詞:花境;景觀設計;層次;地域
中圖分類號: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6-0061-02
1 引 言
花境源于英文Flower border一詞,譯作花境。花境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現代景觀設計中,近年來在我國已成為常見的造景手法之一,并有進一步擴大應用的趨勢。怎樣合理應用,值得進一步研討。
2 花境的定義
花境是模擬自然界中林緣地帶各種野生花卉交錯生長的狀態,經過藝術提煉而設計成以宿根花卉、花灌木等觀花植物為主要材料,以自然斑狀的形式混合種植的自然式花帶,達到自然和諧的一種園林植物造景形式,其艷麗的色彩和豐滿的群體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花境的作用
目前我國發達城市中,無論新建的公園和公共綠地,上檔次的樓盤,還是老的社區和公園改造項目,都會或多或少都會使用花境植物,因為花境可以較快地帶來景觀亮點。配置不同類型的花境,能極大地豐富視覺效果,滿足景觀多樣性的同時也保證了生物多樣性。
4花境設計的原則及方法
景觀設計中應用花境的目的在于營造“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氛圍,創造“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植物景觀——是藝術在環境中的自然體現。因此,我們必須明確花境設計的原則:遵循環境背景的自然和諧、空間層次的合理搭配、因地制宜適時造景。
4.1花境的背景設置
花境的背景依據實際場地中的具體物體而定,如建筑物、圍墻、柵欄、籬笆和樹叢、樹墻、綠籬等。花境的邊緣,高床可用石頭、瓦片、磚塊、木條等壘筑而成;平床邊緣用低矮植物鑲邊,外緣為道路、草坪。植物的觀賞性要體現景觀的意境美,符合造園藝術的統一、調和、均衡、韻律和節奏。
4.2 花境的層次搭配
花境空間層次的合理搭配應充分利用植物的株形、株高、花型、質地等;平面設計采用不同植物塊狀混植,花叢大小無定式。
自然式花境主要是以以宿根品種為主,這類品種在全年之中株型體量變化較大;而規則式樣的花境,選用的品種基本上是以體量變化較小的灌木為主,輔以少量彩色的宿根地被植物。在庭院中,如果面積比較大,自然式的花境可以選擇,但如果面積比較小,相對規則的植物就是首選了。
4.3適時適地造景
因地制宜,對不同地域的地理環境氣候,區別對待;適時造景要對于花境植物擁有全面的認識,包括這些植物的形態特征、生長速度、適應性、生長習性、觀賞期、高度和冠幅等等,利用植物花期、花色、葉色創造季相變化。
4.4花境設計不宜雷同
理想的花境應四季可賞。以常綠植物做骨架,其他非常綠的植物進行必要的填充,就基本可以達到四季觀賞的效果了,具體方法很多,但常綠植物往往是灌木,最好是彩色喬灌木,輔以常綠的觀賞草,或者其他高大的植物,這樣冬季就不會太難看了。北方地區可用的宿根植物相對有限,但可以利用彩色的松柏類植物、花灌木以及一些耐寒的宿根植物。各地的氣候和人文環境不同,花境設計不宜雷同。
5 花境設計展望
目前國內對于花境的認識程度還是比較低的,另外,商業、經濟性因素及業主(甲方)對短期內效果的要求等使花境的形式受到了很多拘束。部分追求即刻效果的表面工程違背了花境設計的理念。不同地區植物選擇的限制,四季效果的花境仍有不盡人意,這些有待新的開發和嘗試。
花境是一種設計形式,也是一種植物配置的藝術,是一種植物的審美文化,藝術上的創新設計才能更好地滿足景觀的實用性與觀賞性,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信,今后花境會被更多更好的應用于景觀設計中,人們也將會有更深的體會和認識,更多富有創意的設計將成為景觀中的亮點。
參考文獻:
[1]Richard Bird. 周武忠譯.花境設計師[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2]John Ormsbee Simon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rd[M]. The McGram-
Hill Companies,Inc.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