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毅
摘 要:貴州省余慶縣的山塘工程分布全縣,這些工程建于建國初期,現在普遍存在老化及損壞問題。在管理方面,由于經濟體制轉變,這些山塘的管理存在權責不明、管理缺失、管理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管理經費奇缺等難題。要解決這些難題,文章提出:改革管理體制、加強管理隊伍的建設、加大原有工程的改造力度、將工程推向市場。通過改革,構筑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治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關鍵詞:山塘;農村水利工程;余慶縣;管理
中圖分類號: TV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6-0118-02
1 引 言
水利作為重要的基礎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起著支撐和保障作用。目前正值水利建設的黃金時期,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關心、幫助、支持下,廣大農村迎來了新一輪農建高潮。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要求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切實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廣大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大環境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2 余慶縣山塘管理現狀
余慶縣境內山巒起伏溝谷縱橫,以山地為主,山塘工程分布全縣,這些山塘對該縣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對各地農業生產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歷史和自然原因,建設時受各方面的條件限制,工程設計標準較低,有些甚至沒有進行設計,大部分以群眾運動方式修建,經過幾十年的運行使用,工程設施普遍存在老化和損壞,嚴重影響工程的安全運行和經濟效益的發揮,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給山塘工程管理方面帶來不少問題。其中,主要問題有:
2.1管理體制不順和權責不明
國家管理的山塘,所有權和經營權沒有分離;有的山塘雖屬于集體管理,但同樣存在產權確認的問題;一些承包到戶的山塘,也因其只注重個人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山塘作為公共設施的功能。由于水利工程管理體制中的這些突出矛盾,導致管理工作的缺失。
2.2 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高
小山塘多位于較偏僻山村,管理人員文化水平低,多為高中以下學歷。由于沒有經過專門的技能培訓與管理知識的學習,導致廣大基層管理人員專業水平較 低。
2.3管理經費奇缺
多數小山塘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建設的,在觀念上沒有把水當作商品,而是無償提供用水服務,不收取水費,運行管理費用由地方政府負責解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體制發生了根本變化,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職能也發生了變化。用水對象由原來的農村集體單位變成了個體農戶,山塘運行管理維護費用要靠收水費來維持。要向習慣于無償供水的農戶收取水費和派工維護工程變得非常困難,加之管理體制不順,難以發揮山塘工程應有的工程效益。
2.4基層管理人員工作壓力過大
由于山塘分布地域廣、不集中,山區農村交通不便利,基層管理人員數量有限。給山塘工程管理帶來極大困難,出現基層管理人員工作壓力過大,甚至帶病工作現象。
3 山塘管理的對策
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農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基層管理人員的工作環境也得到了改善。要根本上解決農村水利工程的難題,還得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改革水利工程管理體制
本著“產權明晰、責任明確、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分析情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在穩步推進改革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小山塘經營管理的新體制、新模式。可以采取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的形式,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也可以采取拍賣的形式,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的變更,從根本上放活小水庫、小山塘的經營管理權;明確經營管理者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保證正常的維護和管理,從而形成長效管理機制。
3.2 加強工程管理隊伍建設
針對管理人員專業水平不高的問題,相關部門應按照黨中央的總體要求,借“三農”建設之春風,組織基層管理人員進行水利工程專業技能培訓。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通訊手段,構建水利工程管理人員的信息資源共享、經驗交流平臺,切實提高基層管理人員的水利工程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
3.3 將山塘工程推向市場
水利工程治理單位要獲得長遠發展,就必須主動面向市場、走向市場,到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求生存、求發展。不管是經營性的還是公益性的工程治理單位,都要積極依托行業優勢發展水利經濟,要大力開發水土資源。要靈活把握市場規律,充分運用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積極引進和利用人才、資金、項目等一切有利的生產要素。水利工程治理單位通過發展水利經濟和多種經營,不斷增強自身經濟實力,不僅為更好地搞好水利工程的運行治理和維護提供保障,而且找到了一條自我發展的出路。同時有關部門應充分認識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從實際出發,酌情增加農村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解決農村水利工程管理經濟困難。
3.4 加大原有工程改造力度
1949年以來,余慶縣的水利工程已初具規模,基本能滿足居民飲水及農田灌溉。該縣的絕大多數小山塘是在建國初期,由國家補助部分資金,農民投工投勞建成的,建成后大多沒有進行驗收就蓄水運行。由于歷史和技術原因,目前這些小山塘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壩體滲漏,放水設施老化,灌區渠系不配套及溢洪道過水能力達不到設計泄洪標準等問題。小山塘積病成險,長期在病險中運行,安全隱患嚴重。給基層水利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要完善山塘水利功能,減輕基層水利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當前的主要任務應是改造現有工程,充分挖掘其潛力,從實際出發,統籌兼顧,以改造原有工程為主,加強對原有工程的管理,使其發揮長效性,減輕基層管理人員工作壓力。
3.5 注重農田水利建設的實效性
在農田水利建設中,不應顧此失彼,只下表面功夫。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設中,部分領導、群眾認識不到位,只注重表面工作,忽略了工程統一規劃和因地制宜,一些水利工程自竣工之日起,沒有發揮一點效應,致使農田水利建設流于形式。因此,在今后的農田水利建設中,應高度重視建設項目工程的實效性。
4 結 語
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農村水利工程正在調整思路、銳意創新,積極向水利資源可持續發展方向轉變。體現水利現代化水平的農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必須深化改革,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努力構筑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靈活高效的治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斷開創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在新時期贏得新優勢、創造新輝煌。
參考文獻:
[1] 劉肇韋,朱樹人.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灌溉與排水分冊. [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2] 徐彬士,沙魯生.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城鄉供水與排水分冊[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
[3]廣東省水利電力局.農田水利工程[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76.
[4]李幼白,李德厚.閻王鼻子水庫工程施工技術及管理[J]. 水利水電技術,199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