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五一,位于上海徐家匯的國美電器商城迎來意料之中的家電銷售高潮。在人頭攢動的人群中,打算為新居購置平板電視的鄭佳浩在索尼柜臺驚喜的發現,一臺BRAVIA液晶電視上正運行著他非常熟悉的界面,這和他閑暇時玩的PSP的菜單界面一模一樣。索尼將這種具有十字操作結構的界面稱之為XMB(Xross Media Bar,跨界導航菜單)界面。
XMB首次亮相于2003年,不過并不是在電視機上,而是在PSX上。PSX是索尼公司基于PlayStation 2基礎上加入數字錄像、DVD錄像的多功能媒體設備,不過沒有在中國市場銷售。
PSX是索尼數字家庭戰略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它不僅首次以量產硬件的形式詮釋了未來客廳娛樂中心所必須具備的要素,諸如視頻播放、音樂欣賞、照片瀏覽、訪問網絡、在線升級等如今常見的主流多媒體應用都是在PSX上率先應用的。PSX在那個年代還是太超前了,很快便因銷量不佳而退出市場,但XMB卻留了下來。不過,XMB真正被廣大消費者熟知,還是從PSP開始。這款全球銷量超5000萬的掌上娛樂設備在都市年輕男女中廣泛流行,XMB時尚簡便的操作方式令消費者對其留下了深刻印象。“操作這臺從來沒用過的BRAVIA對我來說卻一點都不困難”,鄭佳浩頗有些得意地向身邊的人說。
正在經歷變革的索尼,當然不只是利用年輕人對XMB界面的好感來為BRAVIA爭取新一代消費者。2009年4月1日,斯金格以“加快業務重點轉向網絡產品以及內容服務方面”為理由加快了調整進程。這個以愚人著名的日子里發生的事情卻往往并不虛假。雖然,索尼也曾經依靠特麗瓏或者Walkman等領先的技術占領了市場數十年,但也正因為對于技術的過度執著與迷信讓其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失去了先機。美國人斯金格是索尼歷史中首位非日籍的最高管理者,出身于內容產業的他并沒有日本管理者的工程師情結,他認為以技術為主導并不適合“21世紀電子產品的消費特點”,索尼不僅要擁有先進的技術,更要引領服務模式的變革。他也曾在公司的會議上提出從關注技術到關注內容的轉型,而網絡無疑是最好的內容提供方式之一。
對于索尼來說,電視機業務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1968年,具有卓越顯示性能的特麗瓏(Trinitron)電視機問世,為這家在二戰后成立于日本的公司創下世界性的聲譽。2005年索尼推出全新的平板電視品牌BRAVIA,很快便在全球平板電視一線品牌中占據了領先位置,也成為了索尼成長的獲利支柱。在電視機這樣的傳統家用電器中,索尼引入了XMB這一套簡潔直觀的人機交互界面,它所承載的不只是一個品牌的推廣或是讓電視機的操作界面變得時尚易用這么簡單。它承擔起了串聯索尼產品線的重要使命,以協助索尼品牌的其他產品共同進駐到一個整合的互聯網平臺中,同時為家庭用戶提供各種服務。
XMB不僅僅是一個操作界面,準確地說它是一個承載著豐富的互聯網和多媒體應用的平臺。采用XMB的產品,可以很容易與網絡進行連接,分享互聯網中的內容。在采用XMB界面的BRAVIA液晶電視機中增加了如音樂播放、照片瀏覽、網絡連接等原本不屬于電視機的多媒體功能,不難發現“互聯網和多媒體娛樂”將是BRAVIA產品未來的重要方向。XMB在電視機上的出現,讓電視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隱藏在XMB后面的無疑就是豐富的網絡內容,而引入XMB就是為了更方便的提供這些服務。只要戰略上需要,索尼隨時可以讓BRAVIA連接PlayStation Network(PSN)服務平臺,并下載旗下的影業公司所出品的高清電影。PSN這個以服務PlayStation3(PS3)用戶而建立的平臺目前已擁有全球2000萬的注冊用戶,如果能讓更多不同產品的用戶加入進來,無疑會更好地擴大和發展索尼的網絡平臺。對于索尼具有戰略意義的BRAVIA的變革和進化,將會進一步確立索尼在數字時代的多媒體娛樂霸主地位,電視機也將成為索尼數字家庭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XMB的出現,是這步戰略棋局走動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