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工作倫理。法新社文章則透出憂慮:農村大規模失業、部分地區民族關系緊張、人口老齡化和數十年忽視環境所帶來的后果……這些都是中國面臨的問題。報道援引香港城市大學一位中國問題專家的話說,許多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特別是失業)源于中國是一個大國?!爸袊?3億人口對共產黨是一個巨大負擔?!眻蟮肋€說,在這些一連串重大挑戰中,對普通中國人來說,最擔心的是經濟動蕩和生活水平停滯不前。路透社列出了中國面臨的“五大風險”:政府穩定,貿易和匯率爭端,爭取戰略供應,環境以及腐敗和可信度?!度毡窘洕侣劇肪W站的一篇文章說,中國帶著“華麗的成果”迎來建國60周年。《Searckina》網站上一名中國觀察家認為,中國內臟患上了疾病,應該提醒中國。印尼《雅加達郵報》29日的專家文章稱,中國顯示出自己遵守這個地區和世界通行的規則、標準和制度,她不是一個想接管世界的革命性大國。但仍有兩點應該關注,一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二是中國對一些批評的反應。
《俄羅斯報》29日說,俄羅斯這個遠東鄰國的人民認為,60周年是一件十分重大事件。他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給予自己第二次生命。德國《明星》周刊說,未來中國有很多預言,但誰想為中國找到未來發展的答案,首先可能遇到“恐懼”。文章說,1952年,年輕的共產主義中國外匯儲備才1.39億美元,現在增長了1.4萬倍。文革結束時,中國人均年國民生產總值51美元,現在為2770美元。馬里《埃索報》稱,中國已從一個封閉的國家變成一個開放的社會,過去只和社會主義陣營打交道,如今已和220個國家和地區保持密切聯系。
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系中心專家在《新海峽時報》上撰文稱,中國是憑借活力、資金、計劃和領導力在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奧地利《新聞報》駐華記者說,共產黨的“奇跡武器”是6個字母“K-O-N-S-U-M”(德語消費)。在上海,記者看到:60年后,上海中心光彩照人的購物長街南京路上,人潮滾滾,步行街上最大的消費去處內甚至寸步難行。這也許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轉型過程。短短15年內,上?;氖彽恼訚傻貐^浦東竄出了一個新的曼哈頓。印度NDTV電視臺強調,在中國發展的喧鬧聲中出現了微弱的警示聲音,提醒還有尚待去做的事情。正如一位高級部長所說,不要被大城市里的景象所迷惑,我們仍然有龐大人口生活在赤貧中,每天收入不到兩美元,比許多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國家還要窮。報道認為,“盡管取得了巨大經濟進步,并且在世界最高層占有一席之地,北京仍然對現實有著清醒認識?;蛟S這是中國巨變背后的秘密”。
為什么西方不理解中國變化
英國皇家國際關系研究所中國事務研究學者凱利·布朗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發展以及被世界所關注是近十年來的一個大趨勢,中國為60年國慶可以讓外界更系統地了解中國的現狀,并且預估未來。布朗分別用了幾個詞語概括60年中的幾個階段:“自給自足”、“韜光養晦”、“創新發展”、“和平崛起”。布朗說,中國是一個大國,無論崛起還是衰落都會引起世界性震動,但是中國在未來60年里會如何發展,只有中國人才最清楚。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現在,中國的發展已經超乎西方的知識范疇,他們不理解中國是很正常的。這好比一頭象和一頭獅子,獅子不能理解象。對中國不能用西方的認識去理解,西方人造的理論都無法與中國的現實相對應,更看不清楚中國未來的發展,中國成了一個謎。金燦榮說,中國的古代學說已經無法解釋現代,而中國的現代學說還沒有產生,我認為這是中國知識分子自己也沒有解釋好,西方就更無法解釋清楚了。
金燦榮說,中國這十幾年是在以加速度前行。歐洲人的生活和工作節奏比較緩慢,仿佛林中漫步,而中國在不停奔跑。這也是一個正常的發展過程。1840年到1949年是中國現代化的醞釀期,進展是點點滴滴的,屬于幼兒園期;1949年到1979年是小學期,中國的發展比較快,但人們仍舊看不清楚發展的速度;最近30年是發展的中學期,仿佛一個矮小的孩子突然長到1.85米,但后面的發展離不開前面的積累。中國社會的變化速度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前30年完成了歐洲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的工業化進程,后30年也會取得歐洲100年的成績。金燦榮說,中國人的工作和發展節奏現在是世界上最快的,如今,奔跑久了,需要休息一下,正好借這個國慶慶典回顧過去,籌劃未來。▲
環球時報200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