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犯人自雇廚師 有些犯人拖家帶口
本報駐巴基斯坦特約記者 周 戎
巴基斯坦全國分布著各色各樣眾多監獄,其中位于大城市的監獄因為較為正規,有一定的監獄紀律和制度規范,被稱為“模范監獄”。因為巴基斯坦在反恐行動中的特殊地位,其模范監獄內關著來自各國的犯人,堪稱小型聯合國。這些監獄的管理模式也非常特別,其“人性化”程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有人拖帶著一家老小來服刑,有人在監獄里雇用“御用廚師”為自己做飯,甚至有外國犯人住監獄還享受政府的額外補助。《環球時報》記者通過幾個華人朋友了解了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以南20公里的拉瓦爾品弟市一所模范監獄的奇特內幕。
女牢掌聲迎新人
巴基斯坦沿襲英國的法律制度,對監獄實施“人性化”管理。在巴基斯坦,因為被冤枉糊里糊涂關進監獄后再釋放時有發生,記者的幾個華人朋友也有這樣的遭遇。他們對記者講述了在巴監獄里的經歷。
一個華人朋友介紹說,“這家監獄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恐怖,甚至挺漂亮,院子內有草坪,只不過有4米半左右的高墻阻隔。男女監牢分開,男牢房中外國犯人和巴基斯坦犯人分開,女監牢則是外國人與巴基斯坦人混關在一起。”另一名女性華人朋友說,“女犯牢房一個房間約150平方米,長30米,寬5米,有床鋪,一般犯人進入牢房,錢物都給收走,由女犯獄警‘保管,但往往返還時,錢物可能就沒有原來那么多了。一般情況下,女犯牢房的外國犯人之間關系處得比較融洽,新進入牢房的人,往往會贏得掌聲和歡呼聲,仿佛這里不是牢房。雖然是穆斯林國家,但女犯們在獄中并不保守,如果洗澡,她們就接好水到衛生間沖涼,出來的時候也就是穿著胸罩和襯裙,旁若無人地在牢房里逛來逛去。”
一名華人女同胞說,“這所監獄的犯人國籍各異,許多囚犯甚至帶著老人和小孩服刑,監獄為各國囚犯的孩子提供了教師,卡通玩具琳瑯滿目,監獄院子里還有秋千和滑梯供犯人的小孩玩耍。”“無論是巴基斯坦犯人還是其他國家犯人,似乎對中國人都比較友好,菲律賓女犯人和一些巴基斯坦女犯人還為臨時被關押的中國婦女提供衣物。女犯之間很少吵架,只有巴基斯坦女犯人之間偶爾會因為各自的孩子搶飯吃相互爭斗。這個時候有人勸架,更有人在一旁看熱鬧、起哄,當然一般外國犯人對此無動于衷,不論吵得多歡,她們都能鼾聲大作。”
男牢花錢買床位
一名華人男士對記者說,“男牢房與女牢房有很多不同,男牢房里有獄霸,也就是資格老、勢力大的犯人。如果進入牢房時沒有被警察搜去全部錢物,就用來賄賂獄霸,3000盧比就能在臭氣熏天的牢房里找一塊‘凈土,享受氈墊那樣大小的鋪位。男牢房里沒有床,很多有錢的犯人都用錢買床位。而窮人就倒霉了,很可能因交不起保護費而被獄警呼來喚去,今天遷到這個牢房,明天又換到另一個牢房中去。監獄每周有兩次購物時間,囚犯將要買的東西寫在紙上交給獄警代購,而獄警買回的東西多為‘缺斤短兩,但也幾乎沒有犯人對此提出抗議。”
這名華人朋友說,“男女牢房各有一個公共廚房,犯人可以讓家人買來油鹽醬醋蔬菜肉類,自己做飯吃。有人甚至可以要獄警到外面買比薩餅或者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更有趣的是,一些有錢的犯人甚至可以雇用窮犯人做飯,不付工錢,只管伙食。有權有勢的犯人還可以通過裝病住醫院改善生活條件,監獄醫院條件很好,有衛生間、電視、電話等服務。如果有人需要男仆,也可以‘聘用窮犯人。比較令中國人不能接受的是,在牢房里如果有人需要‘異性服務,只要賄賂獄警,似乎也能辦到,一些獄警晚上沒有水喝,也在半夜叫開高級犯人的房門,討一杯可樂喝。”
外國人住監獄拿補貼
另一名華人朋友對記者說,“在這里關押的人都成‘聯合國了,一個150平方米的牢房(應當住36人)居然有20多個國家的犯人,有來自非洲尼日利亞、索馬里、摩洛哥的黑人或者阿拉伯人,有持西歐國家、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護照的白人,也有菲律賓人、印度人、孟加拉人,而最多的是阿富汗人,里面既有塔利班‘圣戰戰士,也有槍支走私和販毒犯。每天早晨5點,牢房的門一打開,各種不同語言的祈禱聲同時響起。男人之間斗毆現象時有發生,獄警對此的評判標準首先是誰先挑事的,其次是誰的勢力大,誰更有錢,以此來決定把誰關進‘小號。所謂‘小號就是不到2平方米的小房間,不能伸展胳膊和大腿,甚至伸懶腰都很困難。”
還有一名華人朋友對記者說,“VIP犯人在這里的待遇就更高了,可以指定獄警,而獄警深知這些犯人出獄后都不是等閑之輩,反而不斷巴結他們。一些發達國家的領事部門不論本國公民在巴基斯坦犯了什么罪,都要每年給這些犯人一定的生活補貼,比如,英國人在巴基斯坦監獄服刑每月會得到8000盧比的生活補貼,由英國領事部門提供。”▲
環球時報200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