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 泉
昨天是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上證指數以微漲0.9%收盤,從而為第三季度A股跌宕起伏的行情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股市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今年第一二季度股市連續上漲,但三季度迎來的卻是讓人驚心動魄的大震蕩。7月大盤大漲15.30%,創出本輪反彈以來的最大月漲幅;8月份則風云突變,A股暴跌21.81%,為今年以來最大月跌幅;而9月份則以小漲4.19%慘淡收官。整個三季度中指數下跌6%,最大波動點位達到839點。
對于三季度市場的大幅波動,分析人士認為,首先是市場對之前連續上漲的修正。從去年10月的最低點1664點算起,至今年7月份,上證指數實現翻番,不少個股漲幅甚至超過200%。因此,對于市場來說,進行必要的調整以化解獲利盤已經成了必然。
除了自身的調整因素外,融資潮則被認為是三季度指數大震蕩的幕后推手。在巨量融資過程中,市場供求關系發生明顯變化,而每一只大盤股的發行上市都成了空方逞威的工具。今年最大IPO中國建筑上市當天大盤大跌5%,成為8月份大跌的前奏;光大證券上市前后大盤從3400點上方跌到2700點上方;中冶上市、創業板發行則成為近期大盤回調的重要原因。
有統計顯示,由于IPO開閘以及今年以來債券發行量的迅猛增長,三季度市場直接融資規模逼近5700億元,創下今年以來季度融資額的新高,與去年同期不足3000億的融資規模相比,整整增長了近一倍。其中,9月份市場直接融資金額為2507.79億元,環比增幅達到94%,同時也是年內的新高。
在IPO節奏加快,以及各種再融資層出不窮的情況下,A股資金面充裕的情況發生逆轉。9月份,市場交易量逐步萎縮就反映了這一現實。9月30日,上證收于2779.43點,上漲24.89點,漲幅0.90%,成交額681.36億元;深成指收于11206.85點,上漲137.57點, 漲幅1.24%,成交額400.43億元。兩市成交額總計1081億元,創今年3月份以來的新低。
對于節后市場,各方認為四大因素將影響10月走勢。一是節后將公布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狀況;二是上市公司的三季報業績狀況;三是創業板等新股IPO融資情況;另外,國際經濟走勢對A股10月行情也有一定影響。申銀萬國桂浩明認為:“中國經濟總體向好的趨勢并沒有變,近期央行還是在不斷向市場投放資金,9月份的信貸有可能會高于預期,節后企穩是大概率事件。”不過也有分析人士稱,如果10月份融資節奏不控制,將成為市場上行的最大壓力。對于10月份有可能正式掛牌的創業板,目前市場憂慮其高價發行對二級市場的影響。▲
環球時報200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