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麗
摘要:幼兒發展的問題,是現代幼兒教育最根本的問題。我們強調“以幼兒發展為本”,就要做到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支持幼兒的自主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支持幼兒的自主發展,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關鍵詞:幼兒;發展;主體性
幼兒發展的問題是現代幼兒教育最根本的問題。怎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呢?這就要求教師在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教育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從孩子的發展規律中了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展中把握“教”,充分調動教師和幼兒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將教育與發展融為一體。
一、教育教學中幼兒主體地位發揮現狀
1.幼兒的主體地位在師幼互動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一般都是按老師的要求認真地完成每一項活動,很少有幼兒對老師提出異議。在具體的互動過程中,幼兒的主體地位也往往不能充分體現,教師對幼兒發起的各種互動信號相當遲鈍,這無疑會抑制幼兒與教師深入互動的動機和可能,從而直接影響幼兒在互動中主體作用的進一步發揮。
2.幼兒主體性教育存在片面性
同一個年齡班的幼兒發展既有共同規律,又表現出個別差異。在現在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整齊劃一的目標,忽視了對一些能力較弱幼兒的教育,使這些幼兒缺乏信心,造成幼兒發展的不平衡性,抑制了一部分幼兒的個性發展。
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是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表現
1.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以游戲的形式來培養和發展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使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采用幼兒喜歡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寓教于樂。比如,教幼兒學習算術,若只簡單告訴他“1+1=2”,他會難以理解,也難以記住。但如果你拿兩個蘋果告訴他“你一個蘋果,老師一個蘋果,加起來是幾個蘋果?”他就會很容易理解。用類似的方法幫助幼兒學習,能使幼兒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喜歡學習。
2.保護和鼓勵幼兒的求知欲望,使之形成較穩固的學習興趣
幼兒的好奇心較強,這是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有利時機。例如,孩子經常會向我發問:“人為什么會有影子?”“天為什么會下雨?”“我是從哪里來的?”,等等。對于幼兒的好奇和提問,我會積極地回答,遇到一時難以回答的問題時,我也會和孩子約好時間告訴他們,而不是敷衍地回答他們,從而保護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他們就會不斷地產生新的學習興趣而主動提問。
3.啟發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產生學習興趣
幼兒對感興趣的小動物喜歡用手摸一摸;對喜歡的植物可能會拔出來看看根是怎么長的;或是想親自種一棵,等等。這種探索精神正是未來科學素質產生的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對這種探索精神予以賞識和鼓勵,并為其提供探索的條件,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4.及時調整幼兒的興趣方向,引導幼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幼兒年紀小,自控能力差,對各種事物的認識和了解往往只維持三分鐘熱度。因此,我們要及時捕捉幼兒的興趣方向,不斷調整幼兒的學習興趣方向,充分利用隨機教育幫助幼兒對感興趣的問題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有一次我讓幼兒觀察秋天的樹葉,他們卻玩起嬉水池里的水。于是我讓幼兒用手去捧水,并提問:“水是怎樣從手指縫間掉下來的?”幼兒回答:“是一滴一滴掉下來的。”于是我又讓幼兒觀察秋天的樹葉是怎樣從樹上掉下來的。而幼兒有了先前觀察水的經驗后,馬上說出是一片一片飄下來的。為了讓幼兒能不馬上分散注意力,我又繼續讓幼兒觀察樹葉飄下來的樣子像什么,幼兒便展開各自的想象力,有的說像黃蝴蝶和紅蝴蝶在飛;有的說像紙飛機在飛;有的說像小鳥在飛;還有的說像雪花飄。于是,這一節課幼兒對秋天的樹葉都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努力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保障幼兒主體作用的發揮
首先,努力為幼兒創設安全、愉快、寬松的外部氛圍,一個親切的微笑、一句問候的話語、一個撫摸的動作都能讓幼兒倍感親切,體會到老師的愛,增強幼兒對老師的信賴感;同時,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尊重幼兒的想法,不簡單地用“對”或“錯”去回答幼兒,并鼓勵幼兒多提問題。其次,教師要關注每名幼兒的喜、怒、哀、樂,對他的行為作出反應。特別是對幼兒的一些行為問題、情感需要,教師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對幼兒的詢問不僅僅停留在問一句“你在干什么?”而應該進一步詢問“為什么?”“這樣做會有什么結果?”這樣就會大大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探究問題,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學習是他們不斷前進的腳步,興趣是他們獲取知識的動力。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支持幼兒的自主發展,讓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