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勇 劉曉莉 徐德偉
摘 要:隨著工業化高速發展,傳統的環境監測、環境管理方法已經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與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為了讓環境監測跟隨經濟發展步伐,有效推進實現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建立起高效、快捷、高水平的環境監測數字平臺成為環境管理部門迫在眉睫的問題。根據環保監測系統信息化水平現狀,提出了污染源數據庫的設計方案,并相應地提出了系統運作管理的程序。
關鍵詞:環境監測;經濟發展;數字環保
中圖分類號: X8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8-0074-02
1 引言
城市污染的日益嚴重,環保監測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日常工作如:采樣監測、化驗分析、數據管理和統計、質控管理、辦公管理等工作量極大;在環境監測管理領域,面對日益繁忙的工作及大量的信息處理,以及快速增長的企業數目,環保監測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連續性、相關性也日益受到重視,但也存在一定的出錯機會,這是目前手工乃至半自動化辦公模式都無法避免的。為了把誤差和出錯率減少到最低,建立高效、與環保業務緊密結合的具有完善功能的環境監測數字環保系統勢在必行。
2我國環保監測系統信息化水平現狀
環保監測系統信息化管理工作已經開展多年,據了解,監測系統跟環保系統中的各個管理部門數據系統有所不同,各部門基本上都根據各自或某一特定業務編制了相應的軟件,例如:環境審批、排污收費、污染源申報登記、監督管理等,在這些部門中可能已初步建立起應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收費系統。但是由于各相應軟件的工作平臺、開發工具、后臺數據庫的不盡相同,使得監測站與環保各部門的軟件系統彼此之間的通用性、連接性和共享性很差,或者根本無法交流;大量的環境數據只停留在查詢檢索和統計功能上,并未直接轉化為環保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所需要的具有分析和決策幫助功能的數據,以及未能轉化為監督管理依據。同時環境監測仍以常規監測為主要手段,對環境污染尚不能進行大范圍、全天候、全天時的連續動態監測;也很難對國家急需的水環境污染、大氣環境污染、生態環境破壞、生物多樣性狀況、重大環境事故、全球環境變化等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判斷和評價。因此,總體上說我國環保系統信息化技術水平還處于分散、起步階段。
3 數據庫設計
要將環保各業務跟監測管理業務得到有效銜接,必須有建立數字環保系統,如何能為監測數據與環保各部門進行共享,則必須做到有效數據庫設計,數據庫設計是建立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的核心和基礎,它要求對于指定的應用環境,構造出較優的數據庫模式,建立起數據庫應用系統,并使系統能有效地存儲數據,滿足各部門的各種應用需求,只有通過數據庫設計,讓各環保部門的數據得到有效保存和共享,才能提高環保各環節工作效率。(具體各業務分布見下圖)。

4監測站信息管理系統
監測站信息管理系統,具有對污染源廢水監測管理、污染源廢氣監測管理、地表水監測管理、環境空氣監測管理、噪聲監測管理、環境質量數據管理等模塊進行管理的功能。其中環境質量數據管理部分的功能有:根據環境監測站對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實際需要,對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進行管理、統計、綜合分析,為環境評價、環境統計和編寫環境質量報告書的編寫提供高效的輔助工具,并及時向國家、上級省市上報有關數據。
監測數據管理是對環境質量常規監測、污染源監測以及各類委托監測進行開展,監測站各環節均從數據管理系統開展,具體包括:業務接收后進行分類登記,填寫監測委托書后電腦系統自動生成唯一委托號,業務生成后分發到下一受理業務科室進行采樣,采樣完成進行采樣界面錄入,提交系統進行電腦密碼分樣和室內質控密碼分樣,之后將需要分析項目下發到分析人員,分析人員根據權限進入電腦查看分析任務,通過實驗室電腦顯示所需要的分析項目進行分析,分析結束后把分析值直接輸入電腦,每個分析項目系統將根據國家標準分析方法的計算公式編制到數據庫系統中,其中包括標準曲線編制和結果計算,把分析值通過電腦系統自動算出監測結果,分析完畢后匯總到質控室進行質量控制,質量控制室利用系統自動計算空白樣品分析、室外和室內平行樣的分析、加標回收率分析和標準樣品分析,結果判斷達標后直接到下一步審核,三級審核后數據直接轉到報告出具模塊,最后系統將把審核合格結果生成監測報告。之外另一功能質量數據管理系統功能包括結果判斷管理,監測數據統計和分析等子系統,它的主要作用是對環境監測的達標情況、監測結果數據和統計匯報數據進行更新和維護,使各項監測任務能夠及時得到所需數據并進行分析統計,同時將數據轉到環保各部門作為監督管理依據。
5展望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國的環保信息化建設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數字環保的時代正在向我們大踏步走來。建立數字監測環保信息系統是當前實現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強城市環境保護與管理的重要途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廣泛的應用領域和美好的應用前景。
通過建立環境信息系統,可實現環保數據的采集、存貯、分析和處理,實現環保信息資源的共享與合理使用,從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信息化水平和監管執法水平。通過各監測環節系統的建立,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高效辦公”;使管理者通過系統,就可以直接、方便地調動和分析數據,監控環境的動態變化,制定優化的環境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