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熙熙 翟理祥 舒 彤
大學生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是“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具體體現,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列入黨的報告,其意義重大而深遠。我們不斷探索和創新就業工作思路,通過整合校內外資源,充實就業工作內容,增強就業工作活力。
一、構建全程就業指導工作體系
“全程就業指導”是適應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就業新形勢的一種新理念。全程就業指導工作體系,包括全程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全程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全程就業指導管理體系和全程就業指導研究體系。我們提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全程就業指導工作體系的構建有助于實現畢業生的順利就業、充分就業和就業質量的不斷提高,同時也促進了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系統定位、規范運作和科學發展。
我們在年級階梯式綜合素質教育方案中建立了全程就業指導體系,將就業指導的有關工作要求和服務內容融入大學階段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之中。要求每個年級都必須通報當年的就業形勢、市場需求特點和畢業生就業情況,結合就業市場的現狀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分三個階段各有側重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低年級為職業教育啟蒙階段,新生入學后就開始對他們進行就業教育,就業指導側重鞏固專業思想、培養職業意識,了解所學專業對應職業群的素質要求,做好職業規劃;中年級為職業素質拓展階段,就業指導重點在于培養職業能力、提高實踐能力、拓展職業素質、增強適應能力;高年級則為就業能力強化階段,就業指導重點放在看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掌握擇業技巧、提升就業能力等方面。此外,畢業生就業后我們會做好跟蹤工作和后續服務,強化就業反饋,深入了解用人單位對我們畢業生的反饋和對人才培養的建議和意見,促進教學改革,切實提高學生培養質量,以期形成良性循環。
二、在就業指導課程方面重點是“上好兩課”
1.就業指導課
就業指導課是就業指導中的一個最基礎的內容,對幫助學生就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們按照課程開發的基本要求和規范,設置、完善和建設就業指導課,并納入限選課程,共18個學時,計1個學分。課程內容涉及就業政策法規與程序、擇業道德與心理、如何準備求職材料、如何處理就業信息、求職面試技巧、考研考公務員專項輔導、就業過程中典型問題分析以及模擬面試等方面,并且注重教學內容和形式的不斷改進。如國家鼓勵“以創業帶動就業”,我們特邀成功創業的校友開展創業教育;在模擬面試實踐中,我們引入時下頗為流行的無領導小組面試法和行為面試法等。
近年來,單位招聘時間比以往提前,我們將就業指導課調整到第七學期,促使學生更早地調整就業心態、強化就業意識和培養求職能力。同時充分發揮隱性課程如入學教育課、畢業教育課、專業課、黨團課對學生就業指導的作用。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我們要求專業化,主講老師獲得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資格、任課老師均參加過教育廳的就業指導師培訓。每年均聘請有關專家、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給學生上課,來提高就業指導課程的水平和效果。
2.職業生涯規劃課
對正處于個體職業生涯探索階段的大學生來說,職業選擇對今后的職業生涯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上好職業生涯規劃課能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了解職業要求,了解外部環境和就業形勢,了解職業生涯規劃和發展的決策方式,使學生自覺地把大學生活同求職擇業乃至將來的職業生涯聯系在一起,努力做好知識、能力、素質、心理等各方面的準備。2004年開始我們面向全校開設了36個學時2個學分的任選課程《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并納入課堂教學評估,每年均邀請成功校友或行業精英為學生講述他們的職場經歷,分享成長體驗,開展職業素質拓展訓練,通過課堂教學、案例討論、實踐訓練來實現教育的最大效果。職業生涯規劃課不局限于為了學生就業,目的在于更好地促進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通過課程的開設,學生普遍反映:課程有助于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制定科學合理并且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生涯發展規劃,能達到提高素質、增強能力和拓展知識的目的。
在此過程中,我們還注重爭取更多的社會教育資源,增強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如《就業指導課》《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就請了不少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成功人士作專題講座,《院長論壇》則以“暢談人生經歷,交流成功法則,傳遞行業資訊,引導職業規劃”的宗旨成為全程就業指導體系的一個重要陣地,校友面對面、人文大講堂也有不少專題與就業有關,如邀請我國著名的衛生經濟學家葉煜榮教授談“醫改形勢和對臨床畢業生的期望”,讓畢業生更深入地了解行業形勢,邀請廣州花都人愛醫院韓見知院長、廣州扶元堂醫療康復醫院王扶松院長介紹“我國民營醫院發展狀況及人才需求特點”、“中醫保健養生康復事業的發展狀況與就業空間”,邀請深圳羅湖區中醫院曾慶明院長給同學們剖析“區級中醫院發展趨勢及其對中醫院校學生的就業影響”,這些教育專題因其更貼近市場需求、學生需求,備受學生歡迎。
三、在就業指導活動方面重點是“開好兩會”
1.校園模擬招聘會
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面試是最為艱難,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關。為了讓學生零距離接觸用人單位,了解行業動態,熟悉招聘形式,感受求職經歷,全面認識自己,掌握面試技巧,提升就業能力,我們每年都要組織一場校園模擬招聘會。2007年,我們邀請廣州市中醫院、天河區中醫院、東莞石碣醫院、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愛康網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五家單位參加,按實際面試形式和要求設置模擬招聘會的各環節,學生從中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實戰演練的機會,可以讓學生未雨綢繆、贏在起點,獲得諸如處理著裝儀表、簡歷規范、面試技巧等細節問題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這樣的經歷對其今后的學習、擇業以及職業生涯規劃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同時為了架起學校與社會溝通的橋梁,我們在模擬招聘會上首次聘請了10位就業導師,通過就業導師的專業和崗位優勢,為學生開設就業講座、宣講就業政策、解答求職咨詢、傳授求職技巧、指導形象設計等,協助學院搭建就業、創業實踐平臺,幫助學生提升競爭優勢和就業能力。
2.促進就業座談會
我們在強化畢業生就業工作中,又采取了一項新的做法,那就是在畢業前夕,為了讓還沒有確定就業單位或者合適崗位的畢業生實現充分就業,特別召開“促進就業座談會”, 邀請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外資企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的高層領導和人力資源主管以及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與未就業畢業生面對面交流,以期增強就業信心,調整就業心態,提升就業能力,早日實現就業。會后畢業生普遍認為專家的建言能幫助他們及時調整就業心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先顧肚子,再顧面子”的理性觀念。同時“促進就業座談會” 能營造良好的主動參與就業、實現充分就業的氛圍,能拓寬就業渠道、實施重點援助,為學生創造了和用人單位零距離接觸與溝通的機會,就業教育更貼近市場、貼近實際、貼近需求,更具實戰意義。
四、在就業指導研究方面重點是“做好兩項調查”
1.學生就業狀況調查
從2005年起,我們每年3月份都在畢業班中進行畢業生就業意向和狀況調查,調查分畢業取向選擇、就業單位選擇、就業地區選擇、薪酬期望、就業壓力及就業狀況多方面,并分析畢業生總體狀況,撰寫調查報告。如在就業單位的選擇問題上,我們發現80%以上的畢業生選擇醫院、大中院校、科研單位、公務員等職業,選擇醫藥相關的報社、編輯部、網站、營銷企業、服務機構、調查機構等單位非常少,一方面說明學生不愿放棄專業,執著于以醫學技能為生,另一方面也說明學生的就業取向單一,對醫藥相關行業的需求不敏感。通過就業中期的調查,我們能很好地了解當年畢業生的總體情況,也能了解到學生的具體需求,做到就業狀況心中有數,就業指導有的放矢,對一些特殊學生能有更多的關注,為后期進一步分類指導、個別指導打下很好的基礎。
2.畢業生質量追蹤調查
我們注重畢業生質量追蹤調查,重點了解畢業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后思想品德、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及適應工作程度等情況,從用人單位反饋的評價意見中可獲取大量有用的信息,有助于對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做出客觀、科學的評價,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改進我們的就業工作。如過去用人單位反映我校畢業生基礎知識不牢,從2004年開始,我們每學期舉辦一次中醫基礎知識競賽活動,每年舉辦一次中醫基礎知識年級擂臺賽來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同時通過實習準入制度的建立確保操作技能人人過關。用人單位反映我校畢業生的人文素質有待加強,并且國家公務員招考以及目前相當多的單位(如廣東省中醫院)在招考畢業生時,筆試往往是綜合素質測試,我們適時調整了就業能力強化內容,在中醫基礎知識競賽的同時加入了國家招考公務員行政能力等人文素質的測試。用人單位提醒我們畢業生要具備良好的表達溝通能力才能在就業競爭中保持優勢,我們就在年級階梯式素質教育課程中增加了表達能力和溝通技巧的培訓。此外,通過就業典型案例的分析與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工作思路,增強就業指導服務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作者單位:廣東廣州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