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林
國家設立教師節,本是為了表達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對教師生存狀態的關注、對尊師重教傳統的弘揚,在這樣的日子里,本該關心一些教師的現實問題,反映一些真實的師生溫情。然而,近些年的教師節卻已變了味道,讓人越來越看不懂教師節到底是個什么節,讓人越來越糊涂:我的節日到底誰做主?
領導做主的指示節。筆者隨便以“教師節”“領導講話”為主題詞百度了一下,僅用時0.025秒就找到相關網頁約56800篇。可見,各級領導在教師節這一天多么“重視”教師,他們在全國各地發表了大量內容驚人相似的熱情講話,作了一些精神極度相似的重要指示,那就是要進一步動員全社會尊重教師,提高教師的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偶爾也可看到有領導列出一組組詳實的數據,說明在教師節前后,組織上共為一線教師解決了多少問題(筆者注:這些往往都是本應該解決但卻一直未解決的不是問題的問題)。
模范做主的匯報節。現在的教師節在有的地方已經變成了模范匯報節。當然,模范匯報表演可謂方式多種多樣:大到千人參會披紅掛彩的現場匯報,小到學校會議室茶水瓜子式的溫馨座談;動靜大的要錄成錄像,拿到電視臺播放,動靜小的也會配張照片,寫段心語張貼在櫥窗。通常情況下,模范教師都會站在臺上領獎,先接受鮮花和掌聲,然后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艱辛的從教之路(內容聽起來大同小異):要么是爹娘生病無法照顧,要么是老婆難產不在現場,要么是孩子發燒沒及時送醫院,要么是多年如一日地以校為家……每次聽完,雖然我不懷疑模范匯報內容的真實性,但心里還是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總是在想:這到底是師德高尚,還是人性麻木?這樣漠視親情、不仁不孝的教師到底能崇高到哪里?
師生做主的勞動節。筆者仔細查了一下,近十年的教師節只有2000年、2005年、2006年的教師節是在雙休日。且不說這三個雙休日有沒有休息,單說在工作日的這些教師節,因為有領導要來看望,因為有家長要來座談,因為有媒體要來拍照,因為有友好單位來慰問,因為要給各路來賓留下良好印象,往往在教師節的前一兩天,學生老師齊上陣,室內室外全打掃,直整得窗明幾凈、纖塵不染方才罷手。等到教師節當天,學生們精神抖擻,老師們振奮精神,笑臉齊迎各路來賓。前前后后忙了兩天,就為諸位來賓一笑而過。怪不得有學生問:老師,咱這過得是教師節還是勞動節?
集體做主的作秀節。每每到了這個節日,學校、社會、媒體、商家就會變著法大秀特秀。甲學校讓學生齊聲高喊“老師,你辛苦了”,乙學校就讓學生一齊下跪向老師行感恩禮,丙學校讓學生給老師洗腳表達敬意……電視臺播縣領導跟老教師親切握手的場景;報紙就寫小朋友給老師獻花、道謝的報道;大型商場憑教師證搞打折優惠,以感恩萬千老師;房地產開發商憑職稱證按級減價,以惠及千萬園丁……
不過,過了這么多變味的教師節,我對教師節還是充滿幻想:如果我能決定教師節,我不希望把它固定在開學之初的九月十日,最好能是九月的最后一個星期五,能給辛苦一個月的老師們放個小長假;如果我能決定表彰優秀教師,我一定表彰那些不斷鉆研業務、潛心育人的教師,而非那些靠犧牲親情去博得掌聲的教師;如果拙文幸好能被某個主管教育的領導看見,我最想對他說的是“少折騰、多干事、干實事”,那樣天天都是教師節。
(作者單位:安徽霍邱師范學校)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