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偉 薛國祥
摘要:目前,有關新農村建設的理論主要集中在背景研究和宏觀層面上的實現路徑上。在國家已經提出新農村建設的政策前提下,各地更需要微觀層面上的理論研究。以鳳凰村為例,對鳳凰村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的基礎上,運用SWOT研究方法,對鳳凰村新農村建設的內部優勢與劣勢、外部機會與威脅進行分析,并在SWOT分析的基礎上開展對策研究。
關鍵詞:鳳凰村;SWOT分析;新農村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5.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1-0031-02
一、基本情況
西鄉鄉鳳凰村位于鄉政府的腹心地帶,轄6個村民小組,幅員面積2 636畝,2006年全村總人口1 471,共427戶,耕地面積2 018畝,其中:水田面積2 020,旱地68畝,人均耕地1.37畝,人均純收入3 709元。鳳凰村主要以種植糧食為主,通過多年的經驗證明只是單一的種植糧食不能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必須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才能增加農民收入。從2002年開始,在當地農業部門的引導下,鳳凰村逐步探索種植優質葡萄和優質稻,嘗到甜頭的農戶開始大面積種植葡萄、優質稻,2006年種植面積達到600畝,每畝產值都在5 000元以上,其他水果和經濟作物近100畝,糧經比例達到了2∶1。
二、鳳凰村新農村建設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trengths)
1.區位優勢明顯。鳳凰村位于西昌市城郊,距西昌主城區12公里,距火車站12公里;禮太路(鎮道)貫穿全村,雅攀高速公路與鳳凰村六組臨近,機耕道貫穿全村各社,交通便利。
2.農業資源得天獨厚。西昌市地處安寧河流域中段,是攀西地區的腹心地帶,具有充足的光熱、水、氣資源條件;空氣透明度好,年溫差小,日較差大;由于冬溫不低,春溫回升快,所以還具有物候期早的優勢。鳳凰村土壤肥沃深厚,適于多種農作物生長,是西昌市重要的水果、蔬菜和優質糧食生產基地。
3.農戶的生產積極性高,科技意識強。隨著黨的惠民政策的實施,特別是“三取消三補貼”政策落實到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高漲;近幾年來,當地農業部門、四川省農業大學、西昌學院的攀西增糧增收工程、科技示范園、優質稻工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相繼在鳳凰村實施,耳濡目染,農民的科技意識得到增強。
4.村委班子強,農戶積極性高。村委領導有方,群眾自建家園、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高,參與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意識較強,村支部采取“支部+協會”的方式,于2004年成立了“鳳凰村葡萄經濟合作社”。
(二)劣勢(Weaknesses)分析
1.農業基礎設施落后。由于集體資金薄弱,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村道基礎路面較窄、質量差,影響了優質農產品運輸及銷售。排水和灌溉設施也已嚴重老化,數量和質量上都跟不上果菜間作及優質稻基地發展的需求。
2.農業產業化步伐不快。鳳凰村農業產業化步伐緩慢,本村尚未形成具有生產競爭力的主導產業,優質葡萄、水稻品種單一、規模小、設施簡陋,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尤其缺乏。
3.村莊缺乏合理規劃。村莊整體布局較差,同時由于經濟水平各異,還有居住危房、爛房的農戶,整體臟、亂、差現象存在。
4.社會公益事業發展滯后,農民素質不高。由于村集體收入較少,鳳凰村尚未建農村醫療隊、文化活動中心,公共衛生環境較差。另外,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5.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作用未得充分發揮。雖然鳳凰村于2004年成立了“鳳凰村葡萄經濟合作社”,但該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在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還應加強。
(三)機遇(機會)(Opportunities)分析
1.宏觀層面上的機遇。(1)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1999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敲定對西部進行大開發的戰略決策。西部大開發的實施為西部各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調整產業結構和發展科技和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鳳凰村應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發展農村經濟。(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機遇。鳳凰村應認真落實中央部署,切實加強三農工作,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了積極變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中觀層面上的機遇。(1)四川省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和精品村建設的機遇。2006年西鄉鄉鳳凰村被四川省農業廳列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的試點村,被西昌市委、市政府列為“六村建設”的精品村。鳳凰村應抓住這個難得的機遇,在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部門的引導下,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發揮好示范村的示范作用。(2)西昌市“一辦三創”的機遇。2006年,西昌市成功舉辦第二屆四川省冬季旅游發展大會、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創建四川省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成批集團式地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一辦三創”)。通過“一辦三創”,西昌市實現了旅游產業跨越發展和“十一五”規劃的良好開局。鳳凰村應抓住西昌經濟的黃金發展期,壯大農村經濟,實現新農村建設的新突破。
3.微觀層面上的機遇。(1)西鄉鄉鳳凰村葡萄采摘活動的舉辦。為擴大鳳凰葡萄園的知名度,做大做強葡萄產業,西鄉鄉將于每年7月26日至9月30日期間,舉辦“西鄉鄉鳳凰村葡萄采摘活動”,以開展葡萄采摘活動為載體,挖掘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鳳凰村應抓住這個機遇,發展鄉村旅游,開發葡萄產業的綜合性功能,充分實現一、二、三產業的互動,實現了農民增收,推動了鳳凰村農業產業化進程。(2)西昌市西鄉鄉3 000畝葡萄基地建設規劃機遇。2007年,西鄉鄉規劃在五年之內在西鄉鄉建設3 000畝優質葡萄基地,通過優質葡萄基地建設,帶動旅游業、畜牧業、運輸業、包裝業、外向型農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打造葡萄品牌意識,發展外向型農業、觀光農業,從而將西鄉鄉建設成為以葡萄產業為主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鄉。鳳凰村的葡萄產業在西鄉鄉乃至西昌市一直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3 000畝葡萄的基地的規劃建設將為其葡萄產業及農村經濟的發展帶來更加良好的發展機遇。
(四)挑戰(威脅,風險)(Threats)分析
1.新農村建設資金短缺。農村金融供給主體不足,涉農貸款增長較慢,農村金融服務品種較少資金短缺。郵政儲蓄憑借自身機構網點優勢,大量吸收農村存款,再將從廣大基層吸收的資金直接轉存到人民銀行,“只存不貸”的經營機制導致其在縣域內吸收的資金幾乎全部流出農村。鳳凰村農村建設資金短缺,融資困難是阻礙當前其農村企業和農戶發展生產的最關鍵因素,也是抑制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死節”。
2.農產品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農業基礎設施簡陋,抵御自災害尤其是極端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2008年1月31日至2月1日,西昌市大部分地方遭受了中到大雪襲擊,雖然持續時間短,但雪害突然,強度大,使水果生產上難以實施有效防御,給西昌市水果(枇杷、草莓、櫻桃、葡萄)造成毀滅性損失。
3.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程度不高,品牌意識談薄。雖然鳳凰村正在實施無公害農產品的行動計劃,但目前由于仍是分散分戶獨立的生產經營管理,廣大農村農民的標準化生產意識不高,生產、加工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要求,未用標準化生產的理念控制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
4.農村環境問題日趨突出。目前鳳凰村面臨著環境污染問題的嚴峻挑戰,比如說禽養殖污染嚴重,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加劇,農藥化學物質及其廢棄物污染雖然得到部分控制但污染仍很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