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繼紅 李 娜
板栗適應性強,耐瘠薄,壽命長,一經種植,連年受益,其經濟價值很高,深受山區廣大群眾的喜愛。河南省西峽縣野生板栗資源豐富,適宜改接的面積較大,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西峽縣野生改接和人工栽植的板栗面積明顯增大,板栗也成為群眾增加收入的渠道之一。根據多年的生產栽培經驗,我們總結出了一些板栗豐產、穩產的技術措施,可防止板栗“大、小年”現象的發生,現介紹如下,以供參考。
1 墾復
每年分2次進行。第1次在春末夏初(4~6月),第2次在冬季和翌年初春(11月至翌年2月)。通過墾復,起到擴穴松土、熟化土壤、消滅雜草、減少病蟲害、蓄水保墑、保持水土的作用,坐果率可提高15%以上。墾復方法如下:1.1刨樹盤
適合坡度為20°以下的緩坡林進行;范圍以樹冠投影內為限,深度10~20cm,內淺外深,不傷及直徑為lcm以上的大根。
1.2壘包樹盤
挖半月型反坡小平臺。適合坡度為20~35°的陡坡林進行;范圍以樹冠大小、地形而定,外高內低。
1.3割雜去蔓
適合坡度為36°以上的急陡坡林進行。
2 科學施肥
2.1基肥
冬季和翌年初春(11月至翌年2月)進行,以優質農家肥、人糞尿為主,10年生以下、10~20年生樹、20年生以上的樹分別株施50kg、100kg、150~200kg,并適量加入復合肥。
大樹采用溝施或穴施;幼樹結合深翻、擴穴施肥。溝施即在樹冠下沿樹枝方向挖深40~60cm、寬30~50cm的溝進行施肥。穴施即在樹冠投影內均勻挖3~6個、大小50cm見方的穴進行施肥。施肥時將基肥與表土摻和均勻,填在溝或穴的中下部,上部蓋底土。注意不要把肥料撒在地表或施在近樹干處,以免引起須根上翻或使根部局限在主干周圍,形成“老婆腳”現象,不利增產和抗風。
2.2追肥
追肥以速效性化肥尿素、碳胺、磷肥、氯化鉀、硝酸鉀、特高硼肥為主,于每年的春季和夏季(4~6月) 追施。追肥有在樹冠下結合墾復均勻撒施和配成水溶液葉面噴施2種。撒施氮肥時,10年生以下、10~20年生樹、20年生以上的樹分別株施0.5kg、0.8kg、1kg,肥料按氮:磷:鉀=3:1:1的比例搭配;特高硼肥分別株施20g、40g、60g。撒施肥料后要及時中耕松土、蓋草保墑。葉面噴肥可用0.4%的尿素或特高硼肥1000倍液于花期噴施,每10天噴1次,共噴3次。
通過科學施肥,翌年板栗葉片增厚加大,顏色加深,結果母枝長達20cm以上、直徑在5mm以上,其頂芽以下能生長出3個果枝,成果率提高40%,單果增重2.35g。
3 人工授粉或疏雄
人工授粉能提高板栗的坐果率,改進品質,增加產量,達到豐產、穩產的目的。視開花情況,在開花3日內進行授粉效果最佳,坐果率提高80%以上,花粉可就地取材。
人工疏雄可明顯增加雌花數量,節省養分,促進雌花的形成和減少雌花序的敗育,提高當年的產量。當雄花序長1~2cm時,除保留新梢最上部的3~5個雄花序外,其余全部疏除;或當雄花序長3~4cm時,噴疏雄醇1000~1300倍液,抑制花序生長,促進雌花生長,可增產15%左右。
4 合理修剪
主要是冬季修剪。板栗結果樹修剪的任務是以促生強壯結果母枝為主,用疏枝量來調節生長與結果的平衡。老樹、弱樹多疏枝少留枝,以集中養分,使弱樹變強。旺樹、旺枝則多留枝少去枝,以分散營養,緩和樹勢及長勢,使不結果的徒長枝轉化為結果枝。強結果枝長30cm以上,具有連續結果的能力,應輕量疏剪,除疏掉密生枝和下部細弱枝外,每個2年生枝上保留2~3個結果母枝;中結果母枝長30cm左右,結果后雖然繼續抽生結果枝,但多轉弱,故2年生枝上保留1~2個結果母枝為宜;弱結果母枝長10cm左右,對其要加大疏剪量;長5cm以下的極弱結果母枝采取重疏或回縮。要及時利用徒長枝培養或更新結果枝組。
通過合理修剪,營養枝增多,利于培養結果枝組,大小年結果現象減輕,成果率提高40%以上。
5 及時防治病蟲害
栗園病蟲害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冬季結合修剪徹底清除園內的病蟲枝、枯枝、落葉、病蟲果、爛果和雜草等,翻入土中深埋或集中燒毀;用利刀刮除老樹主干、主枝的粗皮、翹皮并帶出園外集中燒毀,刮皮時地面上應鋪塑料布承接,刮皮后及時用涂白劑涂白,以防害蟲或病菌侵染。早春全園噴1次5°Be石硫合劑,以壓低越冬病蟲基數。生長季節根據不同病蟲的發生情況和危害特點,及時采用相應化學方法進行防治。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保證了板栗的正常生長和結果,利于生產出優質的果實和豐產穩產,提高經濟效益。(收稿:2009-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