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奧巴馬尚未表態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本報記者 夏 穎
美國國內最近要求逼迫人民幣升值的言論又在升溫。曾經成功迫使奧巴馬通過對華“輪胎特保案”的一些美國工會團體,已將矛頭指向人民幣匯率。他們游說美國財政部,要求財政部在本月15日向國會提交的半年報中,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雖然有專家認為,在奧巴馬訪華前美國政府不大可能做出類似舉動,但鑒于這些工會團體的巨大能量,這一現象不能不引起中國的警惕。
中國可能被列為“匯率操縱國”?
路透社12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稱:“美國財政部可能在本周公布的報告中將中國正式列為匯率操縱國,導致近期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經創下5個月來的最高點。路透社7日的另一篇報道說,美國財政部將在10月15日就匯率問題向國會做出半年報告。而此前,美國好幾家十分有影響力的工會團體已經向政府施壓,要求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中國曾在1992-1994年間被五次提及“操縱”匯率,此后沒有再被列為“匯率操縱國”。
路透社稱,在去年總統選舉中,奧巴馬曾指責布什未能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但今年4月奧巴馬遵循了前任的舊例,未在匯率問題上為難中國。美國財政部4月份的報告雖然認為人民幣依舊被低估,但指出北京從2008年6月到2009年2月讓人民幣升值了16.6%。報告還贊揚中國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為恢復經濟平衡增長奠定基礎。
工會團體施壓奧巴馬
奧巴馬上任后的態度讓美國一些團體極為不滿。10月6日,美國勞工和制造業團體致信奧巴馬,要求其兌現競選承諾,將中國重新列為“匯率操縱國”。美國最大的勞工組織勞聯-產聯(AFL-CIO)政策部主任西婭·李說,“我們同中國的貿易不平衡規模巨大。我們必須直面基本問題,那就是匯率問題。”美國最大的制造業團體全國制造商聯合會負責國際經濟事務的負責人瓦戈說,“很多人對政府之前沒這么做感到奇怪。我們的立場是,如果美國不在法律上追究中國,IMF也不會這么做。”由勞工、鋼鐵、農業、制造業和紡織業團體組成的“公平匯率聯盟”還游說參眾議員把操縱匯率定為非法補貼措施,從而方便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重稅。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奧巴馬總統還在擔任參議員時曾支持了類似提案。
無獨有偶,其他西方國家也發出了類似喧囂。不久前,西方七國集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再次聲明要求人民幣升值。《華爾街日報》網站13日也援引英國首相布朗的話說,英國和其他國家必須施加壓力要求中國增加進口,刺激國內需求,而可能的手段就是讓人民幣升值。
目的是限制中國出口
路透社評論說,如果將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美中貿易關系將更加緊張。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尼古拉斯·拉迪指出,如果奧巴馬現在采取行動,他將感到“震驚”。他說,毫無疑問,中國的匯率依然被低估,但一系列積極進展使奧巴馬難以指責中國。“中國的貿易順差在下降,消費增長也很迅速。他們正在做我們所希望的事情。所有的發展都朝著正確方向。”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牛新春1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美國勞聯—產聯作為美國國內的重要利益團體,是推動政府向中國施壓的重要角色。不過美國其他利益團體對此事也有不同的聲音。最終是否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將是美國國內各種利益集團博弈的結果,奧巴馬必須平衡這些復雜關系。此外,考慮到11月即將訪華,以及最近接二連三出現的中美貿易糾紛,奧巴馬應該會更加慎重對待此事,避免激怒中國。如果中國真的成為“匯率操縱國”,奧巴馬的處境也會比較被動。
中國WTO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研究員1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美國財政部這次暫時不會將中國正式列入“匯率操縱國”。相比之下,明年上半年列入的可能性更大。美國此時拿匯率來壓中國,其目的是限制中國的對美貿易出口。事實上,不僅是中國,亞洲很多國家都受到美國要求貨幣升值的壓力,這樣的結果就是讓美元相對貶值,為美國出口創造更有利的環境。此外,美國政府近期對出口產業工人的就業問題重新表示了重視,而解決這一問題的焦點之一也是匯率。因此美國近期才會頻繁拿“全球貿易再平衡”說事。
何偉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旦人民幣持續升值,必將對中國的出口工業造成負面影響。一年半以前人民幣升值就已經使中國的出口變得困難。中國原本到今年年底會停止出口負增長的趨勢,到明年將恢復正增長。但如果匯率持續攀升,無疑會增加中國企業的出口成本,對剛剛恢復的出口工業造成新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