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大部委深藏多個山谷 涉外酒店遠離重要部門
●本報赴緬甸特派記者 邱永崢
“沒有一個國家的首都會讓人感覺如此神秘”、“這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不通手機,沒有國際航班,不存在交通堵塞,也沒有小販擋道的首都”——得到法新社和美聯社記者如此評價的是緬甸的新首都內比都。2005年11月4日夜,近千輛軍車駛入仰光,開始了毫無征兆的、驚動世界的遷都行動。4年過去了,內比都仍然嚴格限制外國人的到訪。10月11日至13日,《環球時報》記者對內比都進行了3天的深度探訪,緬甸新首都的戰備色彩令記者印象深刻。
全城的出租車不超過20輛
從仰光至內比都有3種出行方式:7小時的汽車,6小時的火車,或者1小時的飛行。本報記者選擇搭乘緬甸國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前往內比都。外國人前往內比都的手續著實不簡單:必須請一位有旅游業執照的國家導游同行,接著要花錢購買一張表格,詳細填寫護照上所有的信息、前往內比都的目的和即將入住的旅館等等,然后坐等兩個小時聽候審核結果。終于輪到交款購票時,還得填寫一張“外幣與旅游支票明細表”,內容包括每一張美元的面值與編號。
10月11日8時,當本報記者登上緬甸航空公司的UB631次航班時,先是發現執行本次航班任務的螺旋槳式飛機起碼有40年的歷史,接著發現36位乘客全是“吃皇糧的”:除一名軍人、十余名公務人員外,就是一群理著平頭的外國人。其中一名外國人在告訴本報記者他是印度人之后,就一句話也不說了。在內比都機場降落后,這些印度人被身著制服的緬甸軍官直接接走。事后得知,與本報記者同行的是為印度陸軍參謀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迪帕克·卡普爾將軍打前站的人員。不知是否巧合,記者乘坐的航班起飛時,就看到一架黃綠色的殲-7戰斗機和兩架藍色的米格-29正準備起飛。5分鐘之后,3架戰斗機開始為UB631次航班“護航”,10分鐘后才折返仰光。一位常駐仰光的知情者事后告訴本報記者:“緬甸空軍裝備有60架殲-7、36架強-5和12架米格-29戰斗機,其中米格-29最為先進,也很少公開亮相。它們出動往往意味著重大行動,或者有要員來訪?!边@位知情者分析,緬甸空軍戰斗機應該是在為第二天的護航任務做演練。
在內比都機場降落后,本報記者是唯一無人接機的乘客。一位相貌精干的男子把記者的陪同導游拉到一邊,劈頭蓋臉第一句話就是:“這個外國人是誰?是哪位部長請來的?準備要干什么?”在得到令他滿意的答復后,才允許記者坐上機場唯一一輛出租車前往內比都。在從機場到酒店長達20多分鐘的行程中,記者乘坐的出租車是寬闊的公路上唯一一輛行駛的汽車。
司機駕輕就熟地將記者送到135美元一天的“阿瑪拉酒店”。當記者提出是不是可以看看其他酒店時,28歲的女司機美昂立即打消了記者的念頭:“全內比都只有8家酒店可以接待外國人,你沒有其他選擇。”記者后來發現,8家能收外國客人的酒店均坐落在內比都特別劃定的“旅館區”內,離“公務員居住處”、“部委辦公區”、“軍隊部門區”都有30分鐘的車程。由于內比都全城的出租車加起來不超過20輛,所以外國人一旦入住旅館區后,想自由活動相當困難。
內比都沒有市中心
據“阿瑪拉酒店”提供的《緬甸2009黃頁》內比都情況介紹,內比都全市總面積6450平方公里,是仰光的9倍多,下轄彬馬那縣、達貢鎮、雷威鎮和772個村,人口80萬,是仰光的1/7。本報記者抵達內比都當天,要求導游和出租車司機帶記者到市中心看看。兩人相視而笑:“內比都哪有市中心?!痹诮酉聛?天時間里,記者試圖找到緬甸新都的市中心,結果失望了:叢林中不時能看到藍頂或者粉頂的建筑群,那是內比都公務員住宅區,可它們的附近卻沒有大型的集市或者商場,自然看不出市中心的模樣;總算看到人氣稍旺的穆馬克小商品市場,逛一圈下來的感覺是,賣東西的人比買東西的人多;車行至彬馬那老城,倒有城鎮的氣氛,出租車司機卻說:“這只是未來的居民區?!庇浾唠S后來到內比都最好的商場“海洋超市”。這里有大都市商場的感覺,能看到價格相當于1.1萬元人民幣的戴爾電腦,9000元人民幣的全自動洗衣機,可這家商場也是孤零零地立在路邊,商場后面是一個池塘。看到乘坐拖拉機和騎自行車來商場的內比都市民,記者很難想象這家商場可以賺到錢。談到市中心,出租車司機金薩大叔笑著說:“不要說你們找不到市中心啦,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內比都人也不知道首都市中心在哪里,或許負責規劃的人在地圖上能看到!”對于這種布局,民間的一種說法是此舉出于戰略安全考慮,避免政府部門遭到集中轟炸。
緬甸交通部官員苗苗愛(音)告訴本報記者,現在在新首都生活的居民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在首都新區,包括在“部委辦公區”、“軍隊部門區”等地工作居住的是各部門的高級官員和公務員,其中副部長以上官員住在獨幢小別墅里;在旅館區和少數的商業區,有不少從仰光以及緬甸其他地方過來的工作人員,他們主要是沖著相對高的工資來工作的。第三種人是試圖到新首都“碰運氣”的生意人,但沒什么實力的都已經打道回府了,用一名華裔商人的話說,“缺人氣的新都暫時沒有生意”。第四類居民是內比都的“原住民”。他們多集中在彬馬那縣、達貢鎮、雷威鎮,以務農和做點小買賣,以及參加新首都的基礎建設為主。記者每天都能看到,一大清早,以女性為主的當地人搭乘老舊的卡車奔赴首都各建設工地,開始一天的體力工作。
在內比都,交通仍然十分不方便。公共汽車的出車頻率在公務員上下班時比較正常,非通勤時段的發車間隔則長達1小時。不愿等的人只好騎自行車,或者騎中國產的摩托車出行。在通訊方面,手機是不通的,固定電話沒有問題,但如果打國際長途,一分鐘得花4美元。
政府的每一個部扼守一個山谷
導游金安歐女士對記者開玩笑說:“在內比都最大的問題是找不著人問路。”11日當天,記者在4個多小時的探訪中,只遇到過1輛公共汽車和4輛出租車。向路邊的軍人和警察詢問地址時,他們先是警惕地盤問一番,然后說,“我也不太清楚”。
記者坐車沿著雙向24車道的內比都空曠主路行駛,再按《緬甸2009黃頁》提供的標識找路。記者一行拐上“勒督坎”路,這里就是平時并不向外人開放的“部委辦公區”。讓記者感到納悶的是,放眼看到的全是綠色的山丘。突然,路邊閃過一塊兩張A4紙大小的綠色路牌,上面用緬甸文寫著“交通部”,再往前走1分鐘,總算看到水泥制成的“交通部”標志和緬文與英文標出的“交通部”字樣。接下來,記者能看到道路兩側不時分出一條條岔道,通向悠遠的山谷。金安歐女士告訴記者:“這里每條岔道通一個部,每個部守一個山谷。”沿著其中一條岔道驅車行駛約4分鐘,路盡頭的山谷里有一幢灰色的三層樓,芭蕉樹、熱帶林木將其掩蓋。辦公樓大門外只有一位大叔守門。就在觀望間,一個穿著中國廣告衫的小伙子騎著中國產的摩托車出來。當得知記者想找一張內比都的旅游地圖時,他熱情地表示可以回辦公室找找。接下來,記者又發現了新聞部、第一工業部、第二工業部、林業部、衛生部等標識。金薩大叔說:“這些部所處的位置很分散,每隔幾公里才能看到一個,即使衛星也很難發現?!痹趯ぴL政府各部的過程中,給記者印象頗深的是,每個政府辦公部門不僅有辦公大樓,還有小水庫、自留地、養殖場。旅游部的小伙子告訴本報記者:“自己種菜有很多好處:省時間,省錢,吃得新鮮,還鍛煉人。”
環球時報200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