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友龍
信訪是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渠道,是實現和維護人民群眾民主政治權利的具體形式。人大代表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主動出面接待公民上訪的事例卻不多,這和人大代表由選民選舉產生,并向選民負責的定位是極不相稱的。選民有訴求,卻不能通過他們選出的代表來向有關機關和部門去表達,“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這句響亮的承諾成了一句漂亮的空話。
選民的訴求當然可以或者說是應當由選出的代言人——人大代表去代他表達,這是毫無疑問的,也是執行憲法和代表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公民還沒有完全樹立起“有事找代表”的政治理念,人大信訪機構目前還仍然是公民信訪的一個集散地,應有意識地引導信訪人找他所在選區的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來代表信訪人處理有關問題,并將結果反饋給信訪人。遇到普遍性或重大的問題時,人大代表可以將問題傳輸給人大常委會或人民代表大會,用會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