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普清
對于人大監督,社會上往往存在著這樣一種認識誤區,認為只有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否決了“一府兩院”工作報告或人事任免案,方顯人大監督威力,否則,即為“橡皮圖章”。殊不知,在我國的政治體制設計中,人大及其常委會更多地被賦予體制內監督的角色,施監督之威,行圍繞黨委中心任務推進各項工作之實。落實在實踐中,即“一府兩院”提交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工作報告或表決案,依照程序,事前要多次征求人大代表或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意見,在征求過程中要經過比較充分的利益博弈,形成大多數利益攸關方可以接受的比較成熟的草案,才交付會議表決;或在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時,通過充分的審議和討論,反映各方利益,形成比較一致的意見,監督和推進工作的改進,切實保障和增進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人大及其常委會全票或高票通過工作報告或表決案,并非人大監督無力,而往往是人大在體制內監督發力,促使工作報告或提請表決案不斷修改完善達成一致意見的結果。一言以蔽之,人大監督要善于把“否決式”的監督向監督體制內發力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