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通過構成法則中的統一與變化、對比與調和、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比例與尺度五個方面闡述其在園林藝術中的應用及表現形式。
[關鍵詞]構成藝術 園林藝術 統一與變化 對比與調和 對稱與均衡 節奏與韻律 比例與尺度
中圖分類號:TJ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910127-01
構成藝術是現代設計教育的基礎,其中也包括園林設計,但在園林這一學科中卻很少引起重視。而構成的基本構成法則更是園林設計的構圖法則,在此與大家共同研究一下構成法則在園林設計的應用,是很有必要的。
一、統一與變化
構成藝術中的統一與變化,是要畫面在編排中保持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求統一,最終達到畫面的和諧統一的效果。而園林藝術中應用統一與變化的原則,是將園林中的各個組成部分,如色彩、線條、形式、風格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給人相似或一致的統一感。
園林中風景的變化可充分表現其多樣性,要使這些多樣的因素在一定形式上得到統一的效果,不至于產生混亂的局面,可以嘗試以下方式。
1.形式統一。在構成藝術中,形式的統一通常表現為形狀、大小、肌理、曲直、色彩等方面。它同樣應用與園林藝術,如中國古代的帝王宮苑,統一的木結構、琉璃瓦、油漆彩繪等,使其在形式上形成了統一感,而各種亭、臺、樓、閣的體量、體形又展現了其豐富的變化性。
2.材料統一。園林中一般要求制作的材料是統一的,如欄桿、座椅、指路牌等園林小品,通常具有功能和藝術的雙重功效。就拿北京天安門金水橋來說,統一的漢白玉欄桿,給人一種高雅潔白的神圣感。
3.局部與整體的統一。通常局部是服從與整體的,在一些公共園林中,內容會比較多,各個局部一般也會有自己的主題,如休息區、活動區、兒童游樂區等,雖然各區的內容不同,但其關系也要達到和諧統一。
二、對比與調和
對比通常指畫面的各構成元素在形態、肌理、顏色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視覺上的差異。而調和是在保持畫面對比的同時,強調共性,尋求統一,最終形成畫面和諧、舒適的感覺。
園林景色同樣要在對比中求調和,在調和中求對比,使景觀既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又突出主題,風格協調。園林中的對比一般是為了突出表現某一個景點或景物,如一般園林的主景就是使用對比的方法來突出主題。園林中對比的手法其實很多,如:
1.色彩的對比,最常用的“萬綠叢中一點紅”就是典型的色彩對比。
2.面積的對比,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大園中有套接小園,集藝術性和趣味性于一體,深受游人喜愛。
3.方向的對比,自然園林中通常是山水結合,水的平坦與山的高聳,便形成了方向上的對比。
4.明暗的對比,引人入勝的林間小道與大片的草坪通常形成暗與明的對比。
5.特異的對比,構成中的特異構成也常常用于園林藝術中,開闊廣場中突起的建筑物、萬綠叢中的花朵,都是特異對比的體現。
三、對稱與均衡
無論是在自然界中還是在人造事物中,對稱與均衡的例子比比皆是。花、草、樹、木、蝴蝶、房屋,特別是人體都是對稱和均衡的形體。在構成藝術中,對稱與均衡是構成形式美的一條重要法則。而它們的區別就在于對稱是以形的關系為準,均衡則是以重心的保持以及重心感的安定為準,這兩種表現形式在現實中都可以達到良好的平衡感受。
園林中的對稱主要表現在園林的布局形式上,如規則式園林在平面布局上多采用軸對稱和中心對稱的形式,將等同的形式和空間均衡地分布。常見于西方園林,而中國的古典園林中也不乏對稱與均衡的范例,如故宮乾隆花園就以軸線統領全局。
園林中一個單體的景物也要尋求對稱,講求均衡。如園林路旁的路燈、行道樹、門口的一對獅子等都是以對稱的形式排列。當然園林景物的表現不只是通過對稱找尋均衡,更通過不對稱、質感、方向等方面得到均衡。如頤和園道十七孔橋,一端緊接龍王廟,一端稍遠便是廓如亭,雖兩者體量不同,但卻給人均衡感覺,形成不對稱的均衡。
四、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作為構成藝術的主要形式之一。表現為同一形象在一定的格律中的重復出現而產生的運動感。構成要素的重復、漸變、動感變化都是節奏與韻律的基本形式和表現特征。在園林中,我們可以見到很多具有節奏和韻律感的現象,如路旁的行道樹形成重復的韻律,人工修剪的各種形狀的綠籬形成形狀的韻律,一層層的石階遠遠望去形成漸變的韻律,而古老庭院里連續不斷、重復排列的窗格,古老的磚石鋪設的城墻等,同樣給我們強烈的節奏和韻律感。
五、比例與尺度
比例與尺度法則,在立體構成中被普遍應用。在園林藝術中,恰當地把握比例與尺度也是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則。
在園林藝術中,比例是指園林景物在形體尺寸上的長、寬、高之間的大小關系,一方面是指景物本身,另一方面則指園林景物之間、建筑物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之間的體量大小的關系。如承德避暑山莊,其建筑物都是大型的,宏偉壯觀。日本的古典園林,其景物受面積限制都是小型的,親切合宜。而建筑、景觀常利用比例來突出以小見大的效果。
尺度是園林景物與人的形體標準之間的關系,是人們所熟悉的某些特定標準的大小關系。如園林中的坐凳、臺階等必須符合人體的尺度。
構成藝術在園林藝術中的應用不只表現在構成法則中,園林的設計元素與構成的元素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當我們把園林藝術中的汀步、亭樓、置石等單獨存在的事物視為點,把帶線狀存在的事物,如蜿蜒曲折的園路、曲橋、溪流、圍墻等視為線,把大面積草坪、樹林、湖面等以面狀存在的事物視為面。越過具象的界限,達到抽象的境界,對它們重新組合,我們會發現在園林設計的形式美方面出現了很多新的創意。
參考文獻:
[1]衣學慧,園林藝術,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郭西燕,濰坊職業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