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媛
摘要隨著計算機、通訊技術和信息資源的不斷發展和交融,越來越多的計算機、信息術語令人感到困惑,出現了許多混用甚至誤用的現象。作者針對這一現象,對目前使用較多的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這四個術語進行了大量研究分析,就四者的概念、本質、角色地位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在此基礎上,對四者的關系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比較,并進一步給出了其混用誤用的實例和正確使用的情景介紹,旨在給大家一個較清晰的認識,從而減少對它們的混用和誤用現象,營造出有序的信息環境。
關鍵詞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虛擬化
1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絡通訊技術及信息資源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全面高速發展,整個社會信息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信息化詞語也隨之流行起來,例如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及虛擬化。這四個名詞在當今人們生活中出現的頻率頗高,但是使用的準確度卻很低,許多人對四者本質的概念和關系不太清楚,學術界在這方面的研究很少,目前也沒有明確的態度。事實上,這四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2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的概念和本質
2,1數字化(Digitization)
數字化是指用計算機技術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處理過程。具體地說,我們把二進制數0和1的分別都稱為“比特”,并且把存在于計算機中的所有信息對象如數字運算、字符、聲音、顏色、圖形、圖像,連同計算機指令等都用“比特”來表示,這一技術就是“數字化”。
透過概念看本質,數字化就是一種核心的計算機技術,是使信息得以網絡化、虛擬化發展的基礎和保證,也是計算機技術在信息領域的全面應用。有了它,自然界的一切信息都可以通過數字在計算機系統中表示,然后通過跨越空間運送1和0來把信息傳送到全世界。特別是進入90年代后,數字化技術開始在通訊、廣播電視、計算機信息網等各種媒介中開發與應用,可謂達到了數字化的頂峰狀態。

2,2電子化(Eleetronization)
電子化是對數字化信息資源的一種全新使用和傳播方式。具體說來,它是以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為基礎,以數字化信息為對象和內容,通過計算機和網絡進行信息使用和傳播,可謂一種高技術的信息傳播過程和高效率的信息利用結果的體現。
其實,電子化這個概念也是隨著計算機、通訊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演變擴展的。在網絡還沒出現的時候,所謂的電子化僅是指用戶通過計算機使用數字化信息資源,不再絕對地依賴具有物理型形態的信息載體,并沒有涉及到廣泛傳播問題。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和普及,目前所謂的電子化不再僅僅只是指信息資源的電子化使用,還包括了傳播交流和管理的電子化,是一個強調網絡共享的綜合性的信息技術集合概念,也是信息時代的一次有著深刻意義的大革命。
2,3網絡化(Networking)
“網絡”本義是指縱橫交錯而形成的組織或系統,或者說是像網一樣的“關聯系統”。但是,由于計算機和通訊網絡在社會上帶來的巨大影響,只要提到網絡,人們馬上就會把它同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網絡聯想在一起。目前,網絡化已不是單純指計算機網絡,而是現代通信、電子計算機、信息資源三者各自網絡化及其相互滲透、連結、聯合而形成全方位的信息服務網絡。其主要特征表現為數字通信替代模擬通信,微機替代主機,電子信息替代人工信息。
網絡化的實質就是信息在互聯網上進行保存和傳輸,其真實的物理載體實際上是因特網上的全部物理設備和傳輸線。人們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去了解它們的真實空間位置、具體的物理屬性和連接方法等詳情,人們關心的只是網上時刻變化的、迅速流動的、極大容量的以及多元化的信息。網絡化可謂集合了眾多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信息資源的一種全新的信息溝通和聯絡方式。
2,4虛擬化(Vitualization)
“虛擬”源于計算機技術,是指用計算機來虛構和模擬現實世界中的客觀事物和環境,如虛擬磁盤、虛擬網絡等。然而,這種客觀事物本身并不存在于計算機中,而是計算機通過相關信息的處理,仿造出和現實事物極其相似的景象。所謂虛擬化,是指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人們的實踐活動從過去的以物質和能量為基礎的物理空間向以網絡為基礎的電子空間轉化的過程。
從本質上講,虛擬化實際上是一種概念的產物,是真實物理載體抽象化的體現,可以說是計算機和信息通訊技術發展的最新階段。在虛擬化實現的過程中,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都是虛擬化的前提和基礎,虛擬化集成了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絕大多數功能,例如數字計算的功能、文字處理的功能、多媒體的功能、網絡通信的功能等等。只有當計算機具備所有這些功能時,才能夠說虛擬時代已經到來。由此看出,虛擬化是數字化、電子化和網絡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并且虛擬化是迄今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發展的最高階段。
3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四者之間的關系比較分析
通過上一部分對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這四者各自的概念和實質的闡述,可以看到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和彼此間的關聯。由于人們對這四個詞語概念認識混淆,出現了許多混用甚至錯用的現象。因此,筆者嘗試對這四者之間的關系用關系圖和關系表來表示。
3,1
關系圖
對上面這四者之間的關系圖需要進行一些說明,主要包含兩點:一是上圖單方向箭頭旨在揭示從基礎技術到上層應用的一種由低到高的發展關系,其實這四者彼此都不是單向的因果關系,都存在一定的互相促進、互相影響的循環關系。在這里,電子化I表示電子化的初期時代,指沒有網絡的單機版計算機電子時期;電子化II指在網絡的推動下,電子化得到了前所未料的擴展和全面發展時期。網絡化可以認為是一個手段或技術集合,幫助初期的電子化時代邁向網絡環境下的電子化鼎盛時期;但同時,初期的電子化也是網絡化出現和應用的前提和基礎,可以說沒有初期的電子化也不會有網絡的誕生。二是在這個遞進的關系圖中,底層是上層必要條件,并不是充分條件。在這個圖中,為了清晰地闡述這四者的關系,省略了許多其他相關必要因素。
3.2關系表
筆者搜集了大量資料,就這四者在本質、角色地位、產生年代、繁榮時期和概念模糊時期五個方面進行了總結和區別,如下關系表所示:
從關系圖和關系表我們可以看出,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都是隨計算機、通訊技術發展的時代產物,但是彼此之間肯定存在著關聯和異同。由于當今越來越多的舊術語概念在不斷更新并外延,新術語概念又不斷涌出,人們往往不知道其真正內涵所指,因此出現了許多術語概念混用和誤用的現象。需對此作進一步分析。
3,2,1本質
研究一個對象,對其本質的理解和分析是首要工作。數字化的本質就是針對信息資源對象而言,使其能在計算機上存儲、傳輸和利用并達到有序化
的計算機技術;電子化本質是將信息資源數字化和傳播網絡化技術集合起來所表現出來的全新的一種信息使用的形式,其概念更加綜合性;網絡化是一種全新的信息傳播方式,一種不依賴存儲載體并且跨時間、跨地區進行信息傳輸的網絡技術;虛擬化不是一個物理概念,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實體,它是集合了大量計算機、通訊技術的全新信息應用模式的鏡像或表現形式。
3,2,2角色地位
從上述關系圖和關系表可以看到,這四者的關系是由其本質特征所決定的。數字化是計算機技術的集合、網絡化是網絡通訊技術的集合,所以它們實質上就是技術,其角色地位就是信息發展的技術基礎和基石。電子化和虛擬化不是技術的集合,而是一個綜合了許多技術所表現出來的應用方式,這兩者是在前兩者的基礎上產生的,但由于這些方式的全面使用才大大地推動了信息科技的發展。虛擬化產生晚于并高于電子化,是電子化發展的結果,更多地體現了智能化信息的特點。
3,2,3產生、繁榮及概念模糊時期
其實許多術語概念都不是在本領域產生的,一個學科的發展通常會借助其他領域的思想和概念,所以有些概念的產生比其學科的出現要早很多。筆者查證數字化和網絡化都產生于上個世紀50年代,電子化和虛擬化產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緊接著,數字化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普遍使用并繁榮至今,在那個時候全球許多企業和機構都開始使用數字化信息資源,相繼開始構建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統;而電子化和網絡化繁榮于上世紀80年代至今,在電子化和網絡化普遍使用的情況下,以美國和歐盟為代表率先對數據庫等網絡知識產品的保護進行立法;虛擬化頻繁使用則始于本世紀初,不過它卻是如今討論和研究最多的主題。這四者混用和誤用的模糊時期,準確來說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它是由于計算機、通訊行業的全面發展,人們生活的全面計算機化而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混用和誤用也基本能達到交流的效果,因此很少有人去思考這越來越多的計算機相關術語各自的準確含義和相關關系,其實這大量的混用和誤用現象對一個健康發展的信息社會環境是很不利的,亟需得到改善。
4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混用誤用實例
當把印刷資料掃描成存儲在計算機內并顯示的文件,人們通常都會說“資料數字化”、“資料電子化”或“資料網絡化”,認為是沒有區別的或者不知道使用哪個是最確切的。另外,許多文獻都分別談到“古籍電子化”和“古籍數字化”,闡述的內容幾乎就是一個主題。其實這都已經造成了名詞混用的情況。如果只是單純地把一本印刷文件掃描存儲在計算機內,這只能稱為“數字化”,因為只是對其載體進行了加工轉換;如果不僅是把資料存儲在計算機內并對其進行有序管理和使用,強調的是一個綜合應用并管理的理念,這就可以稱之為“電子化”;如果經數字化后的資料通過局域網或廣域網進行傳輸共享,則可以稱之為“網絡化”。由此可見,具體使用哪個名詞是要依情況和側重點來決定的。
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認為這四者其實本質差不多,只是側重點不一樣呢?答案是不可以。經過前面的闡述和比較,必須明確肯定一點,即這四個名詞雖然有相似之處和一定的關聯,但是本質是不一樣的,我們必須對其加以區分。有的學者曾經這樣說道:數字化和電子化二者應屬于同一性質,只是從不同角度強調了應用計算機后所表現出的不同特征,數字化強調了信息資源是以二進制編碼的方法存儲和處理,而電子化則側重強調了信息資源是以電子計算機可讀形式存儲和利用的。其實這樣認為是不夠全面的,因為電子化不僅僅是指用計算機獲取計算機中的信息,還強調了通過網絡來進行傳輸和管理分別存儲在不同計算機中的信息資源。舉個例子,社會中常說的“電子政務”,而不說“數字政務”、“網絡政務”和“虛擬政務”。因為,現在的“電子政務”側重資料的數字化、傳輸網絡化和信息共享化的集合,且也還沒有達到“虛擬政務”時期。
在這四個術語中,很多人對虛擬化一詞感到最為陌生和抽象。舉個實例,當人們在使用某一應用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在本地服務器或客戶端安裝這個應用,其實是有更好方法的。比如要使用WORD,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購買或者下載OFFICE軟件在Pc上進行安裝,以至運行。對于單個用戶而言,這或許是唯一的方法。但大企業有成千上萬員工,倘若每個員工都自行安裝同一應用,不僅費時費力,也為維護管理和安全控制帶來很多麻煩。因此,大型企業應當將應用安裝在其數據中心,將企業中的每一臺Pc都視作客戶機,員工在使用這些應用時,直接通過遠程連接數據中心進行調用,這就是應用虛擬化。虛擬化主要是將服務器虛擬化從而把信息資源存儲虛擬化,這樣可以大大提升IT效能,降低運營成本,特別是對于服務器很多的企業單位,虛擬化是很有前景和必要的。目前,金融業、圖書館等都朝著虛擬化方向發展。
5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名詞的正確使用情景
(1)數字化:強調信息資源的加工方法和過程,即側重于數字化技術的使用。但是隨著數字圖書館概念的出現,其具有收藏數字化、操作電腦化,傳遞網絡化等特點,因此人們又把數字化概念進行了外延,進而出現了“數字化校園”等一系列新名詞。但是,數字化圖書館不等于數字化,這完全是兩個名詞。筆者認為數字化還是應該回歸其核心,即對信息內容載體的加工技術。當人們強調使用數字化技術,將紙版資料轉換到計算機存儲時,就應該用數字化,如“古籍數字化”、“文檔數字化”。
(2)電子化:強調的不僅是信息內容載體的數字化、計算機化,更重要的是使用計算機和通訊技術來對信息進行有序管理和共享使用。比如,文檔電子化,不僅是把文檔內容數字化,還包括下一個工序,即把數字化后的信息進行有序歸檔整理,然后對其管理和使用。筆者認為,在規模不大,沒有采用虛擬化技術,也沒有強調信息的全球傳輸和共享,只是具有結合數字資源和網絡傳播綜合使用的情景下,使用“電子化”一詞是合適的。目前,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就是典型的電子化例子。
(3)網絡化:強調了信息資源的網絡化,網絡傳播的多樣化。目前,全球都強調信息共享,就是要依靠網絡將分布在全球不同地方的服務器上的信息鏈接起來并傳輸達到共享。使用“網絡化”一詞體現了網絡的功能,把分布廣闊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4)虛擬化:當強調高度信息共享,即只在乎信息的獲得途徑,不在乎信息的物理載體,則應該使用“虛擬化”。如目前流行的“虛擬化人際網絡”,這就比較貼切,它不關心人們所處的物理位置,只是強調人們在網絡上的虛擬位置并聯系起來形成的關系網。
6結束語
簡單來說,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都是在計算機、通訊行業里產生并發展起來的,但是由于人們更多地是將其應用到許多具體領域,比如金融電子化、圖書館虛擬化等,其概念都在不斷外延和范圍擴大。事實上,也正是它們在不同領域的使用推動了全社會信息的全面發展和應用。這四者雖然各自有特點,彼此有區別,但更多的對于社會有價值的是其交融關系,自然這也是人們研究的重點。不過,正確把握各個術語的概念,認識它們之間的不同與相似之處,避免混用誤用也是很有必要的。總之,在當今信息時代環境下,大家需要做的就是營造出有序的信息環境,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使用正確的信息術語,研究出有價值的信息產品,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