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鋒
泰國蔥頭在植物分類學上屬于石蒜科文殊蘭屬,是一種名貴高檔觀賞水草品種,原產于泰國和馬來西亞地區,葉片寬達2~3cm,深綠有光澤,光滑亮麗,叢生于球狀莖上,在大型水族箱中葉片可長達2m, 葉片婆娑搖曳,景觀效果突出。傳統繁殖主要依靠球莖上自然生長的子球莖,繁殖系數低,生長速度慢,且目前大部分依賴進口,導致價格高昂,限制了泰國蔥頭在我國觀賞水草產業中的發展。本試驗利用泰國蔥頭球莖為外植體進行了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的初步探索,并獲得了泰國蔥頭組培苗,
1 材料類別
泰國蔥頭(Crinum thaianum)球莖鱗片
2 培養條件
①誘導培養基:MS+6-BA2.0mg/L(單位下同)+NAA0.1+活性炭2.0;②增殖培養基:MS+6-BA2.0+NAA0.5;③生根培養基:MS+6-BA 1.0+NAA2.0,以上培養基均加入瓊脂8.0g/L,蔗糖30g/L,pH值5.8,培養溫度25℃,光照強度1500Lx左右,光照12h/d。
3 生長和分化情況
3.1無菌材料的獲得
供試植物材料泰國蔥頭來自于廣州花地灣花鳥魚蟲市場。先將泰國蔥頭的球莖用自來水漂洗干凈,再把漂洗過的球莖切割稱2mm×2mm的塊狀體,放入75%的酒精中消毒30s,后用無菌水漂洗3次,再用0.1%氯化汞消毒3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5次,獲得無菌材料。
3.2芽的誘導和增殖
將球莖鱗片塊狀體接種在培養基①上,20~15d后,外植體開始明顯膨大,部分外植體切口處開始長出幼小芽體,將幼小芽體切下,轉入培養基②中,20d后即分化叢生芽。叢生芽的增殖系數達到2~2.5倍,45d繼代培養1次。
3.3生根
將培養基②中生長出的嫩芽接種到培養基③中,35d后嫩芽根部出現明顯圓形球莖突起,隨后逐漸伸長生長,生根率達到30%。
4 研究方向
利用組織培養技術提高泰國蔥頭的增殖系數和生根率,泰國蔥頭組培苗的馴化和工廠化栽培配套技術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收稿:2009-03-23)
基金項目:名貴觀賞水草組織培養技術體系研究(嘉興市科技局科研項目:2007AY1001)
通訊作者:(E-mail:zjf3530@163.com,Tel:0573-82751273)
參考文獻:
[1]饒秋容,張芬,古志香.香蕉草的固體培養和液體培養.植物生理學通訊,2003,(39)2:143
[2]蔡時可,鐘明,蘇海,等.小水榕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學通訊,2005,41(1):60
[3]張紅梅,及華,肖小琴,等.紅蛋的組織培養和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學通訊,2003,39(4):338
[4]韋三立,韓碧文.大寶塔草的組織培養.植物生理學通訊,2005,41(3):332
[5]黃偉如,謝映忠,梁張慧,等.熱帶觀賞水草—— 紅玫瑰的組織培養和快速繁殖.植物生理學通訊.2004,40(2):204
[6]黃偉如,劉偉光,謝映忠,等.烏拉圭皇冠組培快繁技術研究.廣西農業科學,2004(35)4: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