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世奇 曹雪梅
1999年以來,我縣檳榔芋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08年種植面積達4700hm2,遍布長汀縣南部9個鄉鎮,由于當地獨特的土壤、氣候條件,汀南片種植的檳榔芋頭大、圓、肉質粉、香味濃、口感松、淀粉含量高、加工性能好,深受華南及東南亞人民喜愛,一般667m2產1500~2000kg,產值3000元以上,已成為當地農民創收和政府支持的重點產業。由于檳榔芋大面積種植,長期連作,各種病蟲害發生越來越嚴重,每年檳榔芋危害率達40%~70%,高的達90%以上,嚴重的導致絕收,極大地影響品質產量, 2002年以來我們進行了長期的檳榔芋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調查研究,現將結果簡介如下:
1 芋疫病(芋瘟) Phytophthora Colocasiae Racib
1.1發病規律 該病屬真菌性病害,初次侵染主要來源為帶菌的種苗和遺留田間的病株。發生與流行主要取決當地的降雨和雨日數,一般在3~4月開始發生,6~8月為發病高峰,種植低洼、排水不良、種植過密、偏施氮肥的田塊發病較重。
1.2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球莖。葉片初生黃褐色圓形斑,后漸擴大融合成圓形或不規則形輪紋斑,斑邊緣圍有暗綠色水漬狀環帶,濕度大時病斑表面現白色粉狀層,并拌有壞死組織分泌的黃色至褐色液滴。病斑多自中央腐敗成裂孔,嚴重時僅存葉脈呈破傘狀。葉柄受害產生大小不等的黑褐色不規則斑,周圍組織褪黃,病斑連片并繞葉柄擴展,葉柄腐爛倒折,葉片全萎,地下球莖受害部分變褐并腐爛。
1.3防治方法 ①種植抗病品種,實行水旱輪作,選用無病芋種,種前進行種苗消毒。②清潔田間,增施P、K肥,避免偏施N肥。③及早用藥防治,6月份是該病防治的關鍵,藥劑可選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8%雷多米爾500倍液、80%大生600~800倍液,667m2施藥液75kg,隔7~10天1次,連續3~4次。
2 芋污斑病Cladosporium Colocasiae Saw
2.1發病規律 該病屬真菌性病害,多侵害生長衰弱的植株,高溫高濕的天氣,田間蔭蔽或偏施氮肥的芋株旺而不壯,都易誘發該病。
2.2癥狀原體 該病僅為害葉片,初呈淡黃色后漸變褐色至暗褐色,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直徑0.1~0.3cm,邊緣邊界不明顯,似污漬狀,葉背病斑色澤較葉面病斑淺,濕度大時斑面生暗色隱約可見的煤煙狀霉層,嚴重時葉片變黃干枯。
2.3 防治方法 ①注重田間衛生,及時收集病殘物深埋或燒毀。②加強田間管理,增強芋株抗病能力。③發病重的田塊在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甲基硫菌靈、75%百菌清、80%大生或壯生600倍液,噴藥時要噴布葉背、葉面,隔7~10天1次,連噴2~3次。
3 芋軟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l.
3.1發病規律 該病屬細菌性病害,開春從植株傷口侵入,在田間轉輾為害。當葉柄基部或地下球莖傷口多時遇高溫條件易發病。
3.2癥狀 主要為害葉柄基部或地下球莖。葉柄基部染病,初生水浸狀、暗綠色、無明顯邊緣的病斑,擴展后葉柄內部組織變褐腐爛,或葉片變黃而折倒,球莖染病逐漸腐爛,該病劇發時病部迅速軟化、腐敗,終至全株枯萎以至倒伏,病部散發出惡臭味。
3.3 防治方法 ①選用抗病品種。②實行2~3年輪作。③加強田間管理,尤其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發病病株開始腐爛或水中出現發酵情況要及時排水曬田,然后噴灑30%氧氯化銅6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3000倍液或可殺得2000型1000倍液,667m2施藥液75~100kg,隔10天1次,連續2~3次。
4 斜紋夜蛾
4.1發生規律 該蟲屬雜食性害蟲,一年發生7代,有3個主要為害期,為害芋頭的為7~9月份的第3、4代,主要以幼蟲為害芋株葉片,1~2齡幼蟲群集葉背取食葉肉,葉片變成枯黃白色,半透明網狀薄膜,3~4齡幼蟲分散取食,葉片被咬成缺刻甚至吃光,蟲口密度大時會造成毀滅性災害。一般7~9月份多雨高溫,該蟲發生嚴重。
4.2防治方法 ①人工摘除卵塊和消滅幼蟲,田間調查,采摘卵塊集中消滅;當發現有新網狀被害葉,葉背必有群集幼蟲,可人工捕殺。②物理防治:斜紋夜蛾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和趨化性,可采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進行誘殺,降低田間卵量和蟲量。③當田塊中查到5頭/m2幼蟲時,定為防治對象田,及時用藥防治,施藥時應在傍晚前后進行,藥劑可選用5%銳勁特或4.5%高效順返菊酯2000倍液、80%敵敵畏800倍液,10天1次,連續2~3次。
5 地下害蟲
主要有蠐螬、小地老虎、螻蛄,是影響芋地下球莖質量最主要的害蟲,誘發芋地下球莖感病,該蟲危害期在4~9月,防治方法:在芋苗種植前,667m2將3%米樂爾顆粒劑4kg混細干土50kg撒在定植穴內,淺覆土后再定植。
6 芋蚜
別名棉蚜、瓜蚜,以成蟲及若蟲在芋葉和嫩莖上吸取汁液,使芋株生長點受害后葉片卷縮,該蟲以芋苗期為害嚴重。防治方法:進行蟲情檢查,當查到蟲株率為15%~20%,立即選用10%的大功臣、吡蟲啉或2.5%功夫乳油2000倍液防治。
注意事項:由于檳榔芋葉片大,噴藥時應確保細致均勻,特別是葉背一定要噴到。檳榔芋葉面有蠟層,藥液易結成水滴流失,可加入農用有機硅噴霧助劑(乙氧基改性聚三硅氧烷)15g/667m2,提高藥液在葉面的覆蓋面和濕展性,減少農藥流失,提高防治效果。
(收稿: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