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鵬舉
[摘要]新形勢下,農村黨員的教育工作需要創新和發展。因此,需要在教育內容時代性、教育形式實效性、教育方法藝術性、教育理論借鑒性這四個方面進行改進提高。
[關鍵詞]農村黨員教育工作創新
農村黨員教育工作,是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首要環節。在黨的農村工作中,農村黨員教育工作的地位舉足輕重,因此,必須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好。
教育內容突出時代性
農村黨員教育的內容非常廣泛。黨章規定黨的基層組織的第二項基本任務是: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決議,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這四個方面的學習內容,是對基層黨員教育內容的一般要求。具體到農村黨員教育,則要針對農村黨員隊伍的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來安排。特別是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的發展變化、人們思想認識的不斷深化及黨的階段性中心工作任務和戰略重點的轉化,這些內容必須不斷創新、充實、豐富和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從實現農村黨員教育的目標來講,在內容安排上必須與時俱進,始終突出時代性。具體來講,就是要使農村黨員教育的內容適應時代要求,反映時代特色,體現時代精神,真正做到與時代同行,推動和促進農村黨員隊伍的素質和黨在農村的各項工作與時俱進。
教育形式增強實效性
各項創新的教育內容,需要通過合適的渠道傳達給農村黨員和黨的干部,這就要探討和研究農村黨員教育形式如何創新的問題。農村黨員教育內容的創新,決定了農村黨員教育形式的創新。新形勢下,農村黨員教育日益豐富的內容只有通過更加實在的形式,才能得以反映和貫徹,成為教育、引導、激勵和影響農村黨員和黨的干部的精神力量,進而轉化為在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力量。因此,創新農村黨員教育的形式,就應當在增強實效性上下功夫。具體來講,主題教育要更加貼近農村工作的中心,集中教育要更加貼近農村工作的實際,自我教育要更加貼近農村黨員的特點。
教育方法講求藝術性
創新農村黨員教育工作,既要運用正確的形式,也要掌握科學的方法??茖W的農村黨員教育的方法,是指符合農村黨員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規范要求以及思想教育規律的不斷完善發展的方法。為此就要特別強調,在農村黨員教育的方法上講求藝術性。一是要做到分層施教。農村黨員由于文化水平、年齡結構、就業方式和思想狀況等方面的差別,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層次,只有堅持區別對待,分層施教,才能加強教育的針對性和適用性。二是要滲透教育。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教育工作者要把黨員的就業、致富情況納入視野,發現和捕捉黨員在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困難和問題,選擇難點,抓住重點,不失時機地進行滲透教育。三是要虛實結合。注重運用就事論理、由感性到理性等方法,使黨員從自己看得見的人和事中,悟出正面的道理來。四是要情理交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教育理論注重借鑒性
創新農村黨員教育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注重借鑒和運用其他相關或相近的基礎理論,積極推進農村黨員教育的理論創新。一是要借鑒和運用教育學理論。農村黨員教育是現實生活中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是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精神素質的社會活動。二是要借鑒和運用心理學理論。心理學是運用客觀的方法研究心理現象的特點、本質、機制及其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其主要研究對象是人的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征。借鑒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對于培養和鍛煉農村黨員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好地開展農村黨員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三是要借鑒和運用社會學理論。通過對社會現象、社會關系、社會生活、社會問題和社會行為的調查分析,總結其規律,從而深化農村黨員教育理論的探討,改進和完善農村黨員教育工作,加強農村黨員隊伍的自身建設。(作者單位: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