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建國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各種新的教學理念不斷沖擊著課堂,“動態生成”這個新名詞也頻頻出現。葉瀾教授指出:“要以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應被看作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有意義的構成部分,要把個體精神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生成”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迫切需要在我們數學課堂上得到更多的關注。
一、營造氛圍,孕育動態生成思想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數學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就要求我們建立一種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一種充滿生機的和諧、開放的課堂氛圍。實踐表明,自由、安全、和諧的課堂氛圍能促使學生迸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催生出精彩的生成。其間,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互相傾聽、互相解讀、互相體悟、互相欣賞。學生的身心完全處于一種放松的狀態,學生的言語沒有拘束,沒有顧忌,個性得以張揚,思維得以放飛。因此,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做到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并努力貫徹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之中,從而促進具有生命色彩的課堂動態生成。
二、預設目標,把握動態生成方向
教學目標是衡量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尺度,它理所應當成為判斷生成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引領生成教學的價值。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布盧姆的目標掌握學習理論傳入我國后,我們的課堂教學幾乎一直以預定教學目標的達成作為價值追求。但人是開放性、創造性存在的,我們不應用僵化的目標制約動態的課堂,否則就會限定和束縛人的自由發展。正如鐘啟泉教授所述:“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設定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
以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為例,且看具體“預設”與“生成”:
課前預設:
出示三道算式:
3÷4 30÷40 300÷400
引導學生研究:
1.不計算,你能知道這三題的商是什么關系?2.你是應用除法中的什么性質判斷的?這個性質的內容是什么?3.你能用分數表示這三題的商嗎?這三個分數有什么特點?根據這三個分數,你能有什么新的發現?如此預設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用分數表示除法算式的結果和商不變的性質”來初步感知、體會分數的基本性質。
課中生成:
當筆者把這三道除法算式寫出后,原先預設的三個問題還沒有逐一提問,便有許多學生寫出3/4、30/40、300/400和3/4=
30/40=300/400。這時,我當機立斷,跳過課前預設,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這三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各不相同,但它們大小卻一樣,這是為什么呢?當我們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后,大家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蓖瑫r并板書課題,讓學生根據課題說說:“看到這個課題,你想了解哪些知識?”從而明確下一步的學習目標。
三、運用智慧,捕捉動態生成資源
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數學課堂打破了傳統教師主宰一切的局面,形成了開放的課堂教學,促進了師生間多向互動關系的發展。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們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意見和結論,而不是去揣度教師期望的標準答案。課堂上常常會出現不同的聲音,發生爭論,引發進一步的思考,甚至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見”和“高潮”。面對這千變萬化的課堂,作為教師,應善于捕捉各種有價值的涌動生命靈性的課堂信息,并能緊密聯系學生的經驗和當時特定的課堂環境去“經營”這些生成資源,對它進行選擇、拓展、改造,讓其成為教育的契機,而不是夜空中一顆美麗的流星。要做到這一切,就需要教者高超的教學智慧。
例:習題出示:“雞兔共有16個頭,44只腳,問雞兔各有多少只?”依照教材上的方法講解“雞兔同籠”問題時,一生舉手質疑:“用書本上的方法太繁了,只要把每只兔子都砍掉兩只腳,每只雞都斬掉一只腳就能算出得數。”此語一出,教者、學生都為之一愣。面對這位學生“瞬間的創造”,這位教者預料必有“精彩生成”,于是進行了“及時捕捉”,立即讓他上臺講解:“雞和兔共有44只腳,每只兔子砍去兩只腳,每只雞砍去一只腳,44只腳就少了一半即22只腳。這22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數:22-16=6(只)?!倍嗝锤挥袆撘獾囊娊庋?該生的“奇思妙想”得到了大家的掌聲肯定,一次精彩的生成就這樣不期而遇。
總之,“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作為一名教師應更加關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從而擁有更多“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更加深切地感受數學課堂的活力和魅力!
參考文獻:
1.于秀君.如何促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動態生成[J].內蒙古教育.2005年05期
2.陳婷婷.數學課堂“以人為本”,動態“生成”精彩[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作者單位:江都市花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