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玲
摘要: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對案例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辯論對問題作出判斷和決策,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方法。自己在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在講解專業基本概念、理論的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實際案例學習商品經營知識,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具體化、形象化;枯燥乏味的知識趣味化。
關鍵詞:專業課 案例教學法
中等職業學校商品經營專業的學生在學習《商品經營》專業理論基礎課時,大多數學生認為難學、難理解、產生一定的畏難心理,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商品經營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好案例教學方法,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方面,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具體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案例教學便于抽象概念具體化、形象化
在《商品經營》教學中常常碰到的問題是,抽象的概念、理論。譬如,在講授商品經營理念這一節內容時,有六個概念化理念,讓學生難于認識和理解。于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挑選了兩個案例。
案例一是“轉變經營思想,加強服務意識”。針對教材中對六個經營理念文字上的表述,讓學生難以認識和理解。當時我換了一種講授的方式,沒有先講課本的內容,而是講述了某市商界中的一件事情,說是某地區有兩家大型購物商場,同在一處,隔街相對,甲商場的營業面積是乙商場面積的兩倍,甲商場的年銷售總額是乙商場的三倍,但后來乙商場加強了商場購物環境的改善,加強了商場管理,增強了營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讓廣大消費者切實感受到了尊重和便利,商場人流明顯增多,進而促進了商品的銷售,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使得乙商場的年銷售額超過了甲商場。通過該案例的分析,使得學生明白商品經營中理念對商品經營實踐的指導作用,同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要有強烈的為顧客服務理念、競爭理念”。
案例二是“商人的差別”,國內某大型商場由于工作疏忽把標價1727元的大衣,誤寫成了727元,售出后,找到購買的顧客追補貨款,遭到拒絕,該商場準備打官司追回;而另家樂器店在賣鋼琴時,發現售價標簽少一個“0”但店主與顧客的交易卻是輕松地按標簽售價完成。案例分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顧客是上帝”的涵義。這個時候再回到課本中的文字表述時候,學生對上述問題的理解接受就顯得容易起來,教學過程也自如順暢了。
二、案例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講授5.2商品運輸中合理運輸原則“及時、準確、安全、經濟”及合理選用運輸工具:鐵路、水路、公路、航空形式、火車、輪船、汽車、飛機等運輸工具時,由于商品運輸業務對于學生很生疏,于是我首先運用案例分析,讓學生為運輸公司擬定運輸方案:問題是某運輸公司有兩批貨物需要運往異地。一批急需的藥品需要當天由天津運往受災嚴重的嫩江地區,一批500臺電視機需要由天津運往山東某河運、鐵路運輸并不發達的山區。學生擬定為藥品采用飛機運輸——運輸速度最快能保證在很短的時間內運達;解決急需體現“及時”原則。電視機可采用汽車運輸,解決該地區水路、鐵路不發達的問題。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掌握各類運輸工具的特點,合理運輸的原則。這樣,學生不但掌握教學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搞活課堂,學生的教學收效好。
三、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7.2超市促銷策略時,先讓學生列舉實際生活中超市促銷形式和方法“特價、折扣、折扣券、有獎促銷、超市商品示范表演……”案例內容來源于實際生活,然后教師結合學生身邊案例講述運用各種促銷方式和策略時應注意的問題:超市商品特價原則、標示方式等;折扣券實施的期限;有獎促銷方法;店內POP廣告的作用;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易于理解接受,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案例教學使深奧的理論形象化,適應學生基礎
在講授3.3商品促銷中運用公共關系這一課題時,對于公共關系這一概念,學生難于理解,于是我采用“三十五次緊急電話說明了什么?”這一案例,案例講的是一名美國人在日本一家百貨公司購買電唱機,買后回到住處,卻發現是一臺空心唱機,正準備第二天到百貨公司交涉時,卻接到當天晚上百貨公司打來的道歉電話,并且承諾立刻糾正錯誤,公司副總經理親自送來一臺全新唱機來到這位美國人的住處,同時這位美國人也知道了,這家公司是如何通宵達旦糾正錯誤的經過。
在具體形象案例中,能夠做到準確把抽象的事物具體化,把深刻的道理淺易化,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學生比較容易悟出道理,增強理解,從而最終達到全面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學內容的目的。
作者單位:遼寧省錦州市第一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