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秦
在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和學生片面地理解“素質(zhì)教育”,越來越明顯地忽視背誦,認為背誦就是死記硬背、僵化記憶。只談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很少強調(diào)“背誦”。我認為這種想法和做法是極其危險的。
在當前教育形勢下,背誦是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從1992年開始,貴州省許多學校開展了古詩文誦讀的教學實驗,以此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加強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背誦是語文學習中最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之一。
有些人認為增加古詩文背誦分量,違背當前“素質(zhì)教育”減輕學生負擔的宗旨。事實上,恰恰相反,實踐早證明背誦不僅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還能有助于學生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兒時背誦的古典詩詞,盡管當時不解其中的含義,卻常常一生難忘,終身受益。古往今來的許多國學大師,從小就堅持天天早起背誦,都具有博聞強記的特點。茅盾能將《紅樓夢》倒背如流,錢鐘書先生也能任人隨便從書中抽出一段來,就不假思索、流暢無阻地背出來。正因為他們頭腦中存儲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識,做起學問、寫起文章來才能旁征博引,成為一代名家。因此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要下一番工夫,努力背誦。堅持不懈的背誦不僅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助于學生自身修養(yǎng)的提高。古人云“厚積而薄發(fā)”,積累的古詩文多了,自然就為語文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僅如此,背誦還能提高理解能力。通過背誦,學生多次接觸課文,必然加深對文章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的理解,讀的遍數(shù)越多,理解的也就越深,從而受到熏陶。久而久之,既熟記了課文,鞏固了語文知識,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提高了思想境界。戰(zhàn)國時代的大思想家荀子對閱讀的主張是“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勸學篇》)。據(jù)朱熹解釋,所謂“誦數(shù)”就是誦讀的遍數(shù),并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思考領(lǐng)會,達到通曉文章的大意。朱熹也強調(diào)熟讀成誦的作用。他說:“凡讀書……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的熟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朱熹《朱子童蒙須知》)可見古人很重視背誦,因為讀書要達到能夠成誦就必須熟讀,而在熟讀的過程中,反復思考求索,便能深刻理解文義。因此,背誦是提高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更何況,如今的中考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平時學習過程中,注重背誦,分解學習任務,不僅沒有增加學習負擔,反而有利于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人們常常給背誦扣上一個“死記硬背”的罪名。孰不知背誦還能提升寫作能力。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張維在談及語言的學習時說到:“學語言有一個從‘死到‘活的過程,‘死的東西多了,熟能生巧,慢慢就會‘活。死記硬背到一定程度,便會‘死去‘活來。所謂‘死就是原始的語言積累,創(chuàng)建個人的語料庫,語料豐富了,一旦掌握了運用技巧,就能隨意提取,運用自如,‘死的語言材料變‘活起來了。”語文課本中所選文章,多為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識記大量的詞匯、各種句式和修辭格式,熟悉各種表達方式和藝術(shù)技巧,從而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當他們運用語文工具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時,這些“死”的材料便會變“活”,從舌底筆端奔涌而出。杜甫所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神”從何而來?即從頭腦中儲存的大量語言信息所釀就,一經(jīng)觸發(fā),便勢如泉涌。故漢代大賦家楊雄說,“能讀千賦,則能為之”(《答桓譚論賦書》)。巴金先生少年時代能背誦幾部書,包括整部《古文觀止》。他回憶說:“現(xiàn)在有兩百多篇文章儲蓄在我腦子里了……這么多具體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議的,它也是有條有理,順著我們的思路連下去的。”可見提升寫作水平,背誦必不可少。在語文教學中強調(diào)背誦,學生熟記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篇佳作,再加以融會貫通地運用。日積月累,學生說起話來,一定會妙語連珠;作起文來,一定會妙筆生花!
另外,從傳承中華文明的角度看,寄寓深厚希望的中學生義不容辭別無選擇必須背誦古詩文。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化輝煌燦爛,源遠流長,幾千年來,各族人民在繼承傳統(tǒng)文明的基礎上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祖國的語言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背誦古詩文,能增強青少年對祖國語言文學的感受能力,繼承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讓學生多背誦一些名篇佳作,夯實學生古詩文的基礎,是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基礎。只有多感知這些名篇佳作,才能更好地傳承中華文明,使其發(fā)揚光大。背誦是最好最有效地傳承中華文明的方法。
名篇佳作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shù)形式和語言運用技巧等均能對學生發(fā)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背誦名篇佳作,既能增加語文知識的積累,又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寫作能力。背誦是一種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的實施中,背誦必須被重視起來!
作者單位:貴州省織金縣少普鄉(xiāng)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