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陽
摘 要:數學教學就要求教師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廣度、深度,教給學生思維方法,給學生創設一個愉快的、廣闊的思維空間,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各種手段,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不斷地提高。
關鍵詞:思維能力 情感 開放式
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思維能力主要是指:會觀察、實驗、比較、猜想、分析、綜合、抽象和概括;會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會合乎邏輯地、準確地闡述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能運用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數學關系,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那么,如何更好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貫徹教學大綱的思想,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品質呢?本人把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收獲和認識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一、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
教師是教學的具體實施者,教師的語言、表情、行為等都會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教師的情緒處于最佳狀態,課堂氣氛良好,就會賦予學生較為輕松愉悅的心理氛圍,學生的思維活動就會變得比較活躍,其接受知識的能力也會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隨之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相反,如果教師處于抑郁、焦慮、疲勞或是緊張狀態當中的話,學生就會感受到課堂氣氛的壓抑,學生的情緒也會變得緊張和壓抑起來。因此教師要從講臺走下來,到學生中去,用真誠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滿腔的熱情去面對學生,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課堂上才會大膽地想、大膽地說、大膽地做。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喜歡上老師,同時也會喜歡上這位老師的課,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去思考他所喜歡的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良性的循環發展。
二、要注意給學生的思維留有余地
數學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要注意給學生的數學思維留有余地,多給學生些思考的機會。我國現在數學教學形式絕大多數是班級教學,這樣的教學形式大多都是教師講得多,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較少,比較被動,他們的思維不能充分開放,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不夠,很難達到預定的要求,思維能力的提高就比較慢。所以,要想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持續的發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就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引導學生更多地進行思考。
①開放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通常情況下,都是由教師通過開放題的引進,學生參與下的解決,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本質,感受進行創造性數學活動的樂趣的一種教學形式。開放式教學包括下幾個特點。一是結果開放,對于用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結果;二是方法開放,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必根據固定的解題程序;三是思路開放,強調學生解決問題時的不同思路。
②活動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主要是:“讓學生進行適合自己的數學活動,使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認識數學、理解數學、熱愛數學。”
③探索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只能適應部分的教學內容。對于這類知識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形成、規律的發現、問題的解決等過程。這種教學盡管可能會耗時較多,但它對于學生形成數學的整體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等都有極大的好處。
三、給學生說的機會,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心理學認為:借助語言表達,有助于調節自己的思維活動,使之逐步完善。語言和思維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在數學課上讓學生大膽地說一說、講一講、議一議、辯一辯,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通過講來理清自己的思路,感受數學思維方法,創造知識,從而實現“人人在數學學習中有成功的體驗,人人得到發展”,學生的思維也會在講的同時得到很大的促進。學生“說”,可以是學生對思維對象的集體討論,也可以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某個思維對象的思考探索過程。比如在上課時可以讓學生敘述自己的解題思路。學生通過解題思維過程的敘說不但理清了思路,解決了問題,還同時通過說將思維外部語言化,使學生的思維逐漸變得有條理,發展了學生科學嚴密的邏輯思維。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肯定是經過了豐富的積極的思維活動,然后才是通過語言把思維的過程和結果表達出來,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四、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促進思維發展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可見,人的手腦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的思維處于以抽象思維的形成時期,學生對抽象思維很困惑,要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思維,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分而具體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對數學實例進行操作觀察、比較、概括,并逐步抽象,從而獲取數學真理。所以在數學課堂的教學設計上老師就要多下工夫,設計些動手操作的情景,讓學生從自己的動手操作過程中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獲得了知識,滿足了學生求知的欲望,讓學生獲得了成功感,促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能更加積極地去開動腦筋、思考探索。
五、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激發思維的動力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愉快的最佳的心理狀態,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前提。于是就要求教師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思。創設情境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它能誘導學生進入思維境地。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的知識的探索中,這時學生的課堂思維也處于了一種非常有利的積極思維狀態,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就變得輕而易舉。
六、人多力量大,小組合作交流,提高思維的效果
合作學習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溝通與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發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古人云:“學無友則孤陋寡聞。”合作學習的形式深化了師生、生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適時引用合作學習模式,學生通過幾個人組成小組,彼此討論、啟發、幫助、協作、各抒己見、大膽設想、大膽探索、集思廣益,從中發現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互相彌補自己想不到的方面,使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啟發,相互評議,以達到培養學生思維的目的。
總之,教學時要使學生嘗到自己探求新知識的樂趣,教師要引導得法,要讓學生多說、多議、多動手、多動腦,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系統,給學生創設一個愉快的、廣闊的思維空間,使之樂于思索、善于思索。那么,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就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各種手段,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會有所收獲。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