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雅麗
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才。創新,是每一個人天生就有的潛質,開發這種潛質應當是教育本來的功能。那么如何結合音樂教育的特點,實施開放式教學,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實踐能力的目的呢?以下是我多年教學實踐的一些體會:
一、創設情境,引發學生興趣,進行創新性實踐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長期的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在教學設計時要綜合考慮各種相關的教學因素,創設出與學習內容相關且盡可能貼近學生實際經驗的學習情境,使各種學習因素處在最和諧的狀態下。讓學生帶著驚喜與興奮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而又形象,是使學生對學習任務產生強烈求知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前提,也是開啟創造性思維之門的金鑰匙。
二、開放新課教學,進行創新性實踐
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是學生進行創造性實踐的基礎,而新課教學又是學生充分理解和感受音樂的陣地,所以新課教學是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新課教學的開放,表現在師生關系、學生思維、組織形式、評價方式等方面的開放。首先,是師生關系的開放,在新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心態必須是開放的,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大膽創造。其次,是學生思維的開放,在新課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思維的開放,可以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極大的發揮。再次,是組織形式的開放,組織形式的開放,就是要多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多給學生討論,合作的機會,教師當好引路人,讓學生自己去走路、學習、創新:1.在歌曲的學習中,要多給學生聽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去體會、去感受歌曲的意境,改變以前枯燥的學譜念詞的唱歌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聽與動的過程中學會歌曲。2.改變以往欣賞教學中以教師介紹講解為主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來學習,如歌曲創作背景的介紹,我事先要布置學生通過網絡等收集資料,再到課上進行交流,這樣獲取的知識比教師介紹的要豐富有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音樂所表現的思想、內容,與如何表現歌(樂)曲等,也應由學生經過合作學習進行分析,從而收到最佳效果。最后,是評價方式的開放,在學生回答問題,創作時多給予贊揚鼓勵,啟發他們發表不同見解。同時改變以往的考核形式,變面試型的考試方式為組織一場音樂會或演唱會,讓學生有盡情表演、發揮的舞臺,這樣學生一定會在平時加倍努力,爭取在會上有突出的表現。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時刻要從能否鼓勵學生進步與創新出發。
三、努力為學生營造創作的空間,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其創新性實踐的能力
創新教育主要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而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給學生營造創作的空間,讓學生有興趣學,有興趣做,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人們已意識到音樂在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其創新精神上有其獨特的作用。愛因斯坦等一大批科學家有極好的音樂修養就是一個例證。本人在音樂教學中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認為只有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培養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索、敢于冒險又善于合作的良好品質,培養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思維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我將在今后的音樂教學中不斷地研究和探索,使音樂教育充分發揮其在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中的巨大作用。
作者單位:阜新市海州區西華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