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榮
職業生涯是一個人一生的職業經歷。職業生涯設計是根據社會就業環境和本人實際情況,制定的未來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是對個人職業前途的一種瞻望。中職生從進入中職學習開始,就在設計著未來的職業目標,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的情況下,中職生的就業,既面臨挑戰也有一定機遇,關鍵是中職生要擺正擇業的心理位置及做好職業生涯設計,在職業的競爭中獲得最大的優勢。
一、中職生求職擇業的心理誤區
1.把職業分成高低貴賤,擇業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有些中職生認為在大城市工作有前途,在偏遠農村沒出息;認為在大公司當白領藍領檔次高,干體力活,做服務行業是侍候人,低人一等。
2.貶薄技術工作,不愿當工人
有些學生不想當技術工人,認為在生產一線操作,又苦又累,沒有發展前途。
3.高不成、低不就,求職擇業以自我為中心
在人才招聘市場上,我們常可看到一些畢業生,手拿自我推薦表,卻不知投到哪,不是嫌工作不理想,就是嫌薪水太低,再就是上班太累,工作環境差,還有就是單位太少,工作不穩定等。
4.片面強調職業興趣和專業對口
有些學生在擇業一味追求自己的職業興趣,強調職業要與所學專業對口,結果是坐失就業的機會,或是雖已就業,但不安心于現狀的就業崗位。
5.自卑心理嚴重,不積極到就業市場競爭
職校生的自卑心理很重,有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家庭中的及社會上的各種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認為中職生沒有前途,無論怎么樣努力也是低人一等,表現在擇業上則是自己拿不定主意,過分的退縮,沒有自信。一味的在家等、靠,不能主動去競爭。
二、職業生涯設計的內容
1.分析自身條件
無論是長遠的職業目標,還是分階段實現的職業目標,都不能脫離自身條件。確定職業目標,要從對從業人員的素養要求出發,分析自身條件。
要了解自己的職業個性心理特點,知道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等方面的特點,適宜從事什么樣的職業。
了解自己的心理發育特點,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體格體力適應的職業環境和勞動強度,甚至還有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等在就職中的優勢和局限。
了解職業所需的文化知識、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準備情況。根據職業目標的需要,衡量自己的文化和專業基礎是否夠用,是否具有職業需要的技能證書和資格證書。
通過對自己身心發展和專業知識技能掌握的了解。良好的職業個性心理品質是可以在學習和職業實踐中培養和塑造的,知識更是可以不斷學習提高的。
2.把握職業環境
要了解自己就讀專業所對應的職業群,以確定自己未來的職業目標,明確可能適應的職業;對于職業的就業結構和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的變化,明確自己的應變措施和策略;客觀分析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分析就業市場的需求狀況,明確就業的目標。
3.確定職業目標
職業生涯要有長遠的職業目標,長遠目標是一個方向、一個范圍;職業生涯規劃要有近期的職業目標,近期職業目標要具體可行。
中職生確定職業目標,要從自己就讀的專業出發,從對應的職業群中去選擇能爭取到的具體就業目標,但也不能被專業框死,要根據市場和自己的實際狀況靈活確定就業目標。中職生學的課程,大都是行業通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較寬的適應性。
4.制定實現措施
實現職業生涯的長遠目標,需要我們不斷根據職業環境和自身情況,制定具體的實現目標的措施,這些措施要有一個時間方面的期限,又能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
中職生,要積極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做準備,是最重要的措施,要珍惜學習生活,懂得專業學習是職業生涯的前提,現在社會對任何職業,對從業人員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這就要求職校生在校期間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爭取更多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資格證書。
作者單位:吉林省通化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