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輝
口語交際課是小學語文新教材的一種新課型,是根據現代社會對人的口語交際能力的高要求而設置的,目的是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的語言實踐中進行。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那么,在教學中我們如何根據大綱的要求,上好口語交際課呢?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師生互動,在愉悅中大膽說
何謂“交際”?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接觸”?!翱谡Z交際”即人與人之間口頭語言上的接觸交流。因此,在口語交際課上,師生間、學生間的說、問、評應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課堂不應該是教師或某個學生的獨角戲,或教師與某幾個學生的對話。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有問有答、有評有論、有說有議,這才是真正的口語交際課。新教材第三冊有8次口語交際內容,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自學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弄清每次口語交際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獨立思考,組織語言,進行表達。如《認識標志》一課,要求是:(1)認識書上的幾種標志。(2)畫幾種你見過的標志。教學時,組織學生討論每種標志的含義,再告訴學生一些標志常用的符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回憶在日常生活中見到過的標志并畫出來,最后,請學生說說自己畫的標志是什么意思。可以是學生說,學生補充;學生問,學生答。也可以是學生說,教師補充;學生問,教師答。還可以是教師說,學生補充;教師問,學生答。要使課堂上充盈輕松、愉悅的氣氛和雙向互動的語言交流活動,讓學生敢于說,大膽說。
二、聯系生活,讓學生在實踐中主動說
新修訂的語文教材非常注重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翻開課文中的“口語交際”,從第一冊的“我的家”到第三冊的“買文具”等,無一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所以,口語交際訓練應調動學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積累,使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說得真實,說得有趣,說得清楚。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口語交際,讓學生想怎么說,就怎么說;要怎么說,就怎么說,不拘泥于任何形式,鼓勵學生有勇氣和信心進行口語交際。如《學會祝賀》一課,結合迎來的第二十個教師節,我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節日賀卡送給老師,并讓學生獨立思考,把自己心中最想說的一句話說給老師聽。如有學生這樣說:“老師你辛苦了,謝謝你!我祝您身體健康。”……無論哪種說法,我都應給予肯定,給予鼓勵,特別是學生中閃現的思維火花,更要激勵性地高度評價,以增強學生口語交際的勇氣和自信心。
在教學中,還要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參與,得到鍛煉。當然,小學生的語言發展還很不成熟,因此,教師應及時用鼓勵性評語要求學生努力做到先想后說,組織好自己的語言。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口語交際,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積極性。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說
創設一定的交際情境,是進行口語交際教學的關鍵,又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又一途徑。當學生進入到你所創設的情境中,才會發揮自如,情感的流入才會真實自然,從而真正起到培養能力的作用。
1.創設生活情境
口語交際是日常的生活交際,是現代社會必備的生活技能。教學中可設計多種多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練說。如《禮貌待客》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教室想象成家,并準備好杯子、椅子,然后請一位學生扮演客人,另一位學生扮演小主人,通過對話、動作等把招待客人的過程演一演。這樣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學會了生活技能,豐富了生活經驗,可謂一舉兩得。
2.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電影、電視等媒體語言對學生口語發展的影響也很大。要讓學生從小學會理解、分析、判斷這些媒體信息,選擇合適的加以利用,逐步培養和諧交流的態度。如禮貌接受別人的提問,大方地向別人提問等。在教學中,多放映兒童影片,讓學生描述精彩片段;觀看音像作品,讓學生模仿表演;聽廣播,發表自己的看法。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具有生動形象逼真的特點,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十分感興趣。
總之,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要切合學生學習、生活和今后社會交際實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認真做好切實、精當的指導,努力提高學生的交際水平。
作者單位:中山市紀中三鑫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