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一、構建新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新課程標準對閱讀教學的要求
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應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可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語言知識、理解所學的閱讀材料,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掌握良好的閱讀方法和策略,逐步培養語言學習能力。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1.偏重語法教學,忽視閱讀技能指導。
2.偏重閱讀內容教學,忽視人文教育。
二、四步漸進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
為了充分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及應用能力,筆者在總結他人和自己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整合出了四步漸進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步驟:閱讀導入、瀏覽式閱讀、研究式閱讀、創造性閱讀。
(一)閱讀導入
導入主要是對課文的話題內容和背景知識進行點撥,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所提供的語言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動機。
(二)瀏覽式閱讀
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技巧和獲取文章整體信息的能力,從而理解課文表層意思。
(三)研究式閱讀
第三步的目的是深化理解,培養技能,掌握語言知識。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訓練閱讀技巧,攝取信息,分析段落,剖析語篇,還要教給學生語言規則,解釋并訓練重點字、詞、句。
(四)創造性閱讀
第四步的目的是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升華,以培養學生創造性地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本階段可采用學生分組合作的形式,利用課文所提供的信息進行交際活動,提煉閱讀材料中蘊涵的思想和文化意識。
三、四步漸進式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要點
(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四步漸進式教學的每一個步驟中,都應該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例如,在閱讀導入環節中,教師可通過展示圖片或提出話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匯報討論成果,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而不是成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教師應清醒地認識到,每位學生現有的語言能力、學習方式及興趣愛好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閱讀教學中每一階段的任務設計與評價都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在整個教學過程的實施中,教師作為引導者,需要調動所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長處,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使每位學生的個性、潛能、學習能力、創造能力都能夠獲得不同程度的自我發展。
(三)有效補充課外閱讀材料
閱讀課教學不能只關注課堂內的閱讀,教師還應該選擇一些具有趣味性、思想性的文章讓學生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閱讀策略,增加信息量,擴大閱讀面,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師在設計每一步驟的任務時,應積極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指導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進行明確的責任分工,主動與其他成員進行對話與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增強責任意識、互助意識,尊重他人的不同觀點,發展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
總之,采取適當的閱讀教學模式,提高閱讀教學效果,不僅符合新課程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鳳臺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