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敏
創新是人類發展的原動力,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衡量當今學生的重要標準。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其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當前作文教學中值得探究的問題。如何培養學生作文創新能力?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幾點嘗試:
一、樹立創新意識
為學生創設一種氛圍,鼓勵與眾不同,鼓勵標新立異,從別人沒有想到的視角去分析事物,寫別人沒有發現過的內容和題材,讓創造性意識成為學生一種強烈的心向。
二、引導學生感悟生活
新課標明確提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自然界中,天地宇宙、山水花木、飛禽走獸,生活中的人和事都是寫作的題材。告訴學生注意邊觀察邊思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在教學中,我經常布置學生課余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積累寫作素材。他們有觀察人物的、有觀察景色的,更有甚者,竟然觀察了不同人物吵架的情形,如婆媳吵架、夫妻吵架等,并且將這些人物吵架的不同寫了下來。我還曾多次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觀察“雪景”“日出”“校園景色”等,邊看邊指導,學生邊看邊聽邊寫,不少學生的觀察筆記寫得生動形象,特色鮮明。
三、注重訓練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個性的集中體現,是人類思維活動的最高形式,因此,要想使學生寫出有獨到見解、有新意的文章,必須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
我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如在指導學生進行議論寫作時,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等創新思維的訓練,尤其是對發散思維進行了系列訓練,采用“一事多寫”“一文多做”,引導學生就同一題目寫出不同體裁、不同主題、不同立意的作文。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大多數學生能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同時,在平時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聯想思維能力的培養,在作文教學中通過續寫、改寫、擴寫等形式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四、激發學生的創作動力
學生需要鼓勵,老師適當的幫助和鼓勵,更能激發學生的創作動力和奮發向上的創新精神。
首先我給學生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一是創辦了班級刊物,把有創新意識的學生作文編入,發給學生和家長,讓學生在老師、家長和同學們的贊揚聲中得到力量,激起強大的創作動力。二是改革作文評改過程。我采取“互批自改”“互批互改”的方式,即在學習小組內互相批閱,寫下眉批、總批及修改建議。然后,學生根據別人的批語自主修改,有時為他人修改。學生修改作文的過程是再學習、再創造的過程,促進了自我積累、自我表達、自我修改能力的提高。在實踐中,學生拓展了視野,懂得了怎樣修改潤色才能寫出好作文,嘗到了成功的甜頭。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能力高低不同,同一事物,他們的認識也不一樣,表達的方式和技巧也有差異。因此,要讓學生有自己獨立的作文思路和表達方式,一旦發現學生習作有新意就加以肯定和鼓勵。對于那些作文能力較低的學生,注意給予啟發引導,尤其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這樣才能開發思維能力,激發創作積極性。
總之,培養學生作文的創新能力,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嘗試。
作者單位:灤縣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