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華
在我們的學校里,很多孩子不喜歡學習,特別是數學,在孩子眼中它枯燥無味,是由一個個數字、公式組成。如何讓孩子喜歡、主動學習數學。創設一個和諧、民主、愉快的數學課堂,讓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情境下快樂、自信地學習,愉快的教學能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作為數學教師,我們必須要把實施愉快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作為基本要求,使我們的數學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樂而忘返。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從心里喜歡數學
從溝通的角度來看教育效能,孩子往往是先喜歡教師,再喜歡教師所提供的教育。他們很注重對教師的整體感受是“喜歡”還是“不喜歡”,然后再來決定對教師的教育是“接受”還是“不接受”,這種現象也符合通常的人際關系的規則。我們班有一個學生,他很聰明也非常調皮,令我很頭疼,在課堂上,他經常打斷我的思路,影響我的教學進程,所以一開始我非常惱火,嚴厲的批評他,可是我發現他根本沒有悔改,有時變本加厲的搗亂。我靜下心想了一下,決定改變策略,只要他上課有一點點進步,我就及時表揚,他也非常開心,下課我也時常和他說說笑笑。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付出的辛勞在我們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縮短了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本來不愿意和老師說話的他開始主動地來找我,把自己的心里話告訴我,我也總以溫和的眼神、和藹的微笑、贊許地點頭,給他送去溫暖和愛,是他感受到老師的愛,從而為他營造一種更加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由
此可見,孩子是先喜歡教師,再喜歡教師所提供的教育,接受教師所施加的教育影響。
二、創設多樣的情境,讓學生快樂主動地學習
《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從而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強烈愿望。要讓枯燥的數學課堂煥發生機,具有魅力,必須為學生創設積極思維的情境。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的注意始終有一種吸引力。
首先,老師創設的情境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讓它成為一種愉悅的情緒體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低年級學生對故事、童話、自己熟悉的經歷非常感興趣。在教學中,若能把數學知識編成故事或融入學生親身經歷的場景中,通常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而對中高年級學生來說,這樣的情境不一定適合,可以用數學自身的魅力創設情境,吸引學生,引領學生去體驗、享受成功的快樂。我在教學《數字的墻》一課時,就創設了各種小動物比賽用數磚來造數墻的這一故事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乘與除的復習課時》就將枯燥的口算、筆算、問題解決等巧妙地放在森林中各種小動物準備參加數學競賽這一情境中去完成,學生絲毫不覺得計算的枯燥,相反積極性很高。
另外,情景創設應該貼近生活,夠真。情境要有助于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是真實存在于我們每個人身邊的,體會到數學的作用和魅力。在教學20以內數加減法的應用時,出示了一些學生日常學習用品。如,尺子、文具盒、卷筆刀、鉛筆、筆記本等標有不同價錢的學習用品,放手讓學生去探索這樣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現在有20元錢,如果要買一個卷筆刀11元,文具盒8元,夠嗎?第二個問題:如果用20元錢購買一個卷筆刀11元,一支鋼筆6元,一個日記本5元,夠嗎?為什么?如果在加5元呢?第三個問題:請小朋友四個人一小組合作設計一份購買方案,必須把20元錢全部用完,不能有剩余,也不能超出。比一比哪個小組設計的方案最多,設計的方案最好。
三、小組合作,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
合理搭配,形成最佳組合。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學習小組由4~6人組成,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分組,除考慮學生人數、性別、知識基礎、學生成績、學習能力等因素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每組最好都安排有較為活躍,善于關心、鼓勵他人的學生,這樣有利于小組學習中調動學習氣氛,增強合作意識。另外,我們老師在安排小組時,應該和成績好的學生溝通好,讓他們在學習上多關心幫助成績差的學生,而不是去嘲笑,看不起他們,多看到成績差的學生身上的優點,和他們成為朋友。同時,我們也要和成績差的學生多溝通,讓他們多學習,并且大膽的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他們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好,互相學習,一定會取得進步的。
四、成功是快樂教學的幫手,應為學生體驗成功創設條件
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對激發自我發展和學習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一個學生由于自我獲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積極向上的成功的情感體驗,那么它隨之而來產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而個人內驅力的作用產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條件無法比擬的。因此,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就是不斷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的內因,因為只有內因是事物發展和變化的依據。所以,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首先,對學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為老師對學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能激起學生的潛在力量,激發學生向上的學習主動性。其次,創設使他們都能獲得成功的機會,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精心設計練習,布置分層作業。再次,展示成功,讓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的機會,營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另外,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學習與發展提供有力的學習工具和豐富多彩的數學教育環境;布置有趣的數學題目;改進教師的數學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數學的心態,促進學生快樂學習,享受數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迎來數學素質教育與人性教育相結合的燦爛明天。
作者單位:上海市奉賢區西渡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