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滿平
寫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提高作文教學,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成為當務之急。
要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老師應在“新”字上下功夫。首先,教師布置的作文方式要“新”,防止不根據學生基礎和寫作技巧實際,強制作文的做法。特別是對剛上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通過工作實際,以下幾種方法效果較好。
第一,分析題目范讀作文法
教師在布置作文的時候,應針對題目提出幾個問題:從題目看寫作范圍是什么?應確定怎樣的中心思想?通過哪些材料來反映這個中心?怎樣安排這些材料……接著教師再根據析題內容,念一篇教師預先寫好的小文,讓同學看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還應加強?你將如何改進?如果你寫此文章怎樣安排才更合適?以此引出學生的思想,變被動為主動。
第二,回憶往事引導作文法
如:要寫一個助人為樂的人,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我們應怎么做?我曾怎么做?這樣從生活中的經歷來引導學生對所記的人或事去體會和感受,會使他們有一種親歷之感,即使是虛構,也能進入所寫的人或事中,有了真情實感。
第三,廣泛設想法
在小學階段文章很多,每篇文章的內容和方法都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可以通過學習開拓學生寫作文的路子。比如《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講此文時一方面要講清內容,另一方面要講作者是如何選材的。講完之后,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新時代大兵的文章,教師負責收集材料,然后讓學生以《最可愛的人》為題寫文。
現在的學生每天都要看電視或聽廣播,教師可據此設置題目。如:《最新消息》《影劇×××評論》讓學生把所看、所聽記錄下來,然后師生共同交流。這樣既擴大了學生視野,增強了評論能力,也讓他們對作文產生了興趣。
題目是文章的“眼”。題目新穎集中,可以吸引學生,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可以提高學生細致的觀察力;也可以造成作文一定的難度,寫出一部分質量高的文章來,防止了千篇一律。
再者,批改方式也要新穎,才能保持并加強學生的作文興趣。批改方式除教師眉批、面批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批,也可以采取教師領學生一起批和學生分頭批的方式。通過這些,學生間的距離可以縮短,有了互相學習的機會。
總之,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是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路子是多條的,我們應該深入探討,以適應飛速發展的教育形勢的需要。
作者單位:武強縣北代鄉朱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