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梅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吨袑W語文教學大綱》也指出:要“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進行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豐富閱讀,孕育創新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延續,二者之間相互滲透。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應注意指導學生進行課內外閱讀,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開闊眼界,吸取營養,從而奠定創新思維發展的基礎。具體做法:(1)堅持課內閱讀。通過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優秀品質,提升文化修養。(2)鼓勵課外閱讀。要求學生每周能利用固定時間閱覽課外書報。無論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應要求學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養成勤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從而為創新思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
二、巧設文題,誘發創新
現代化媒體和視聽手段拓寬了中學生的視野,活躍了他們的思維,大量生活信息豐富了他們的內心世界。于是他們有許多秘密需要向人傾訴,有許多煩惱需要排解,有許多迷惑需要質疑。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應巧設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文題目。如《我所喜愛的花》《生活中的喜聞樂見》《我所敬仰的一個人》《我最喜歡的那節課》《告訴你一件新鮮事》等。從而激發學生寫真事,抒真情,說真話的欲望,讓學生有話可說。
例:針對部分學生迷戀武打、言情小說,迷戀網絡游戲,嗜讀成癮,上網成性,嚴重影響學習的現狀,可設計《網絡利弊談》的文題,讓學生結合實際談認識,談感受,談危害。針對部分學生講吃穿、浪費糧食以及關于節約的錯誤現象,可設計《我們應該有艱苦奮斗的精神》的文題,讓學生去反思,去求真。針對考風不正、作弊嚴重的現象和部分同學中存在的不作弊吃虧的錯誤思想,可設計《不作弊吃虧嗎》《作弊未必取巧》《析作弊取巧論》等一組題目,讓學生在辯駁中磨礪思想,追求真理。
三、多元思維,培養創新
事物的多元性決定了思維的多元性。對于寫作來說,要求學生在寫作時不能人云亦云,要敢于發表與眾不同的想法,從創新的角度去認識事物,反映事物。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應著重強化多元思維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訓練發散思維
所謂發散思維是指以某一點作為中心向不同角度輻射,多角度、多視點地思考問題,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例:教學完《鄒忌諷齊王納諫》后,在要求學生寫一篇讀后感時,由于受習慣思維的制約,消極定勢的影響,寫作中產生了一定的誤區: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鄒忌如何諷諫齊王”、“齊王怎樣對待納諫”、“納諫后齊國的政治出現了何種局面”等問題上,思維模式較呆板。寫作后出現了許多大同小異的作文。此時可引導他們根據所提供的材料進行輻射狀的發散思維,由文中的齊威王,聯想到與之相似的唐太宗、與之相反的周厲王以及與之相關的向歷代各王進諫的眾多臣子等。如此讓學生進行相似、相關、相反的發散問題的思考,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訓練逆向思維
所謂逆向思維又稱求異思維,主要是從反向的角度思考問題,在發表看法時常常能提出獨到的見解。如學完《松樹的風格》一文,可布置逆向思維的訓練作文題——《松樹的短處》。
佳段展示:“松樹的四季常青,讓我想到了事物的一成不變。一成不變對于事物的發展存在著嚴重的阻礙,因為人類社會是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前進的。人類社會從發明工具到改造工具,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化生產,從人工操縱機器到電腦控制,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試想:如果地球上的事物都像松樹那樣一成不變,那么我們還能看到今天的社會嗎?……”
又如學習了《項鏈》一文,針對人們對主人公瑪蒂爾德的虛榮思想的貶斥,可布置逆向思維的訓練作文題——《瑪蒂爾德,我們支持你》。
佳段展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币粭l項鏈的不慎丟失,讓她從此陷入了貧窮。但她并沒有為此沉淪,而是振作精神,主動去賠償,用自己的雙手進行了長達10年的艱辛勞作,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這是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這是一種勇于承擔責任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學習……瑪蒂爾德,我們支持你!
3.訓練整合思維
所謂整合思維是指思維具有明確的選擇性、排他性,能迅速地在千頭萬緒中確定思路,提出與眾不同的見解。它是在發散思維、逆向思維基礎之上的一種思維形式,屬于創新思維的成功階段。例:分析中考作文題《攀登》,單純寫登山活動或攀登精神,將會落入俗套,運用整合思維可作出如下選擇:“大山——父愛如山——知識如山——人生如山——攀登精神”。如此構思,就能讓作題“攀登”所顯示的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從而閃現工巧匠創新思維絢麗火花。
總之,寫作是一種思維和情感十分活躍的創造性勞動。運用創新思維作文,能避免人云亦云,顯示作文獨特的個性。長期培養,有助于提升作文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通州市興仁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