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濤
摘 要:本文以義素分析,也就是語義分析為切入點,概括介紹了義素分析的特征及其分析模式,結(jié)合義位、語義場的研究方法,對英語同義詞做了義素分析。同時,文章以具體的同義義場和翻譯個案為例對義素分析的具體使用進行了演示,利用對分法把語義分割為若干的義素成分以對比詞匯意義的異同,從而為同義詞的語義選擇及其翻譯提供有效的參考價值。
關(guān)鍵詞:義素;義素分析;同義詞;同義義場
中圖分類號:H10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3-0100-02
義素分析(Sememe Analysis)是結(jié)構(gòu)主義語言學(xué)提出的一種分析詞義的方法。1943年,丹麥語言學(xué)家葉姆斯列夫(L.Hjelmslev)將歐洲音位學(xué)家采用的音位對比性原則引進到語言的語法和詞義分析中,并由此提出了義素分析的設(shè)想。50年代,美國人類語言學(xué)家在研究不同文化社團的親屬詞語關(guān)系時,采用了義素分析法。目前,義素分析已成為歐美現(xiàn)代語義學(xué)尤其是詞匯語義學(xué)(Lexical Semantics)研究的一個基本方法。現(xiàn)代語義學(xué)在義素分析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使語義研究進入一個新階段。
一、義素與義素分析
(一)義素
詞義的義素(Sememe),是指對詞的本質(zhì)性的語義特征進行對分法分析后得到的最小的語義單位。這些最小的語義單位被叫做“語義的原子”。義素不是自然語言的單位,而是理論上分析出來的語義單位,當這些義素集合在一起后,才體現(xiàn)出自然語言的意義。也就是說,義素是語義的微觀層次,不管在語言體系中還是在言語中,都不能直接觀察到,它們的組合才是現(xiàn)實的語義。
(二)義素分析
把音位學(xué)的區(qū)別性特征的原理用到語義學(xué),就產(chǎn)生了義素分析。義素分析的應(yīng)用使得現(xiàn)代語義學(xué)家的看法更加深入,他們認為,詞義是一種分子概念,而且是由若干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原子概念,即其區(qū)別性特征或語義成分構(gòu)成,而這些最基本的語義成分便是義素。因此,詞義的研究進入更加微觀的層次。
二、英語同義詞
(一)同義詞
同義詞在理論上可以分為絕對同義詞和相對同義詞。絕對同義詞又稱為等義詞,指意義上完全對等,在任何語境中都可以互換的詞,類詞在英語中極為稀少。英語中大多數(shù)同義詞都是相對同義詞。因此,本文主要討論相對同義詞。
(二)同義義場
義素和義位組成的系統(tǒng)構(gòu)成語義場。語義場是借用物理學(xué)中“場”的概念而來的,廣義的語義場指以共性義位或義素為核心形成的相互制約的具有相對封閉域的詞語義位、義叢的集合,主要是聚合關(guān)系,如人類義場、人體義場、同義義場、反義義場、多義義場等。義素分析法必須在最小的語義場里進行。
三、義素分析與同義詞語義區(qū)分
(一)用義素分析法區(qū)分同義詞
依據(jù)同義義場的語義區(qū)別特征,我們可以用義素把同一語義場,即同義場下的同義詞語義成分詳細地描述出來,以便于分析比較,下面以具體例子說明:
1.區(qū)分“l(fā)augh”、“smile”以外的“笑”。
chuckle =〔+LAUGH〕〔+QUIETLY〕
giggle = 〔+LAUGH〕 〔+SILLY〕 〔+REPEATEDLY〕 〔+UNCONTROLLED〕
snigger = 〔+LAUGH〕 〔+QUIETLY〕 〔+HALF SUPPRESSED〕
grin= 〔+SMILE〕 〔+MOUTH WIDELY〕
在這一組詞中,“l(fā)augh”和“smile”均表示一般意義上的“笑”,但“l(fā)augh”強調(diào)“出聲地笑”,“smile”可以指“出聲的笑”或“不出聲的笑”;“chuchle”意為“低聲笑、輕聲笑”;“ giggle”常指“出聲的癡笑、傻笑”;“snigger”指“忍笑、竊笑”; “grin”意為“露齒而笑”。
(二)義素分析在同義詞翻譯中的應(yīng)用
我們知道,詞的意義分為概念性意義和非概念性意義。概念意義是詞匯表達某一客觀事物或某一思想要領(lǐng)時的意義,也就是詞匯的外延。而其他幾種意義都屬于詞匯的內(nèi)涵,亦即人們在使用詞匯時聯(lián)想的事物、內(nèi)心的情感感受等,屬于非概念性意義。在翻譯字面意義不好把握的同義詞的時候,首先要準確無誤地找出基本的概念型義素,然后綜合考慮合適的選詞。
1.概念義素+內(nèi)涵義素。
原文: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對待仆人,對待自己的兒女,以及對待我的祖先都是同樣的吝嗇而疏遠,甚至于無情。
譯文:Father, driven by avarice, often became very unfeeling. He would treat his servants, his own children and even my grandpa alike with meanness and indifference, not to say with ruthlessness.(張培基譯)
解析:《永遠的憧憬和追求》是蕭紅應(yīng)友人之約而寫的小傳。
greed:an excessive desire to acquire or possess more than what one needs or deserves,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material wealth;
avarice:immoderate desire for waelth; greed for wealth or gain;
cupidity:(fml)excessive desire, especially for wealth;greed,esp. for money or possessions;
這組同義詞都有一個基本的概念義素即“greed”,“對物質(zhì)財富的占有欲望”,但由于其他義素的存在也就有了擇詞的必要。
avarice = 〔+GREED〕 〔+WEALTH〕 〔+GAIN〕
cupidity = 〔+GREED〕 〔+MONEY〕 〔+POSSESSIONS〕
從上述的義素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每個詞的聯(lián)想義略有不同,而“avarice”中內(nèi)涵義素“gain”突顯出來,成為最適合篇章的含義,故選之。
2.概念義素+語法義素。
原文:昨天下午我跑來,他們都告訴我,那屋里的書全搬走了,屋子空了。我推開虛掩的門一看,可不是!里面空蕩蕩的,我都傻了。
譯文:But yesterday afternoon when I got there, everyone said that all books in that room had been moved out and the room was empty. I pushed open the unlocked door.and it was true!Inside it was totally empty. I was flabbergasted.(梅珠迪、史耀華譯)
解析: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楊絳所著《洗澡》(BAPTISM),描述的是文革期間一批知識分子的思想變化過程。
empty:having no people or having nothing inside
bare:not covered by clothes,not covered by anything,or not having any decorations
這組同義詞的基本義素為“empty”,但每個詞具有不同的內(nèi)涵意義和搭配特征,因此分析如下:
empty =〔+EMPTY〕 or 〔+NO PEOPLE OR NOTHING〕 〔+INSIDE〕
bare 〔+EMPTY〕 〔+COVERED BY NOTHING〕
這三個形容詞都有“空”的含義,可視為同一范疇。但各自具有明確的外延:“empty”指“里面沒有人的或空無一物的”;“bare”意為“裸露的,地面或墻面沒有裝飾物的”。第一段中的“空”均指空無一物,因此“empty”是最佳詞選;第二段中的“空”的意義有所轉(zhuǎn)變,結(jié)合語境說話人的意思為這間空了的房子恰好可以利用,又置在名詞前,因此“vacant”最為合適。
四、小結(jié)
總而言之,義素分析尤其是非概念性義素在同義詞的語義選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使得我們在翻譯過程中對于詞義的把握更加精準,從而可使譯者獲得更為精妙的翻譯成果。
然而,義素分析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因為分析中用到的基本義素是不確定的,不同的人可以用若干語素對一個詞進行闡釋,因此很難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拆分標準,容易帶來理解上的混亂。為此,我們在進行義素分析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充分利用好的詞典,盡量使用權(quán)威、規(guī)范的詞典;二是分析詞匯的異同點時要盡量做到深入、細致。
參考文獻:
[1]王寅.簡明語義學(xué)辭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2]王德春.語言學(xué)通論(修訂本)[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
[3]胡正茂,蔡歡.語義溯源、義素分析與翻譯[J].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xué)學(xué)報,2007,18(2):62-65.
[4]張志毅,張慶云.詞匯語義學(xué)(修訂本)[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
[5]鄭承萍.義素分析和英語同義詞[J].煙臺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95,(2):88-91.
[6]王東風(fēng).英漢詞語翻譯中的義素對比分析[J].現(xiàn)代外語,1997,(1):28-31.
[7]張瑛.英漢語詞匯文化內(nèi)涵異同與英語教學(xué)[J].宜春學(xué)院學(xué)報,2004,26(1):107-108.
[8]方瑞霞.同義詞在翻譯過程中的語義選擇[J].華僑大學(xué)學(xué)報,2008,(2):122-126.
(責(zé)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