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圖樣被喻為“工程技術界的語言”,是表達設計意圖和交流技術思想的重要媒介。在培養學生的制圖技能和空間想象力的同時,更能培養和激發學生嚴謹的設計和工作態度。
關鍵詞:工程圖樣 設計 態度
中圖分類號:TB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2-0082-01
一、工程制圖的歷史
根據歷史記載,我國很早就使用了較好的作圖方法,如在《周髀算經》中就有商高用直角三角形邊長為3:4:5的比例作直角的記載;在春秋戰國時的著作中也曾述及繪圖與施工劃線工具的應用,如在墨子的著述中就有“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以繩,橫以水,正以垂”,矩是直角尺,規是圓規,繩是木工用于彈畫直線的墨繩,水是用水面來衡量是否水平的工具,垂是用繩懸掛重錘來校正鉛垂方向的工具;在《史記》的《秦始皇本紀》中還述及“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廷,作之咸陽北阪上”,就是說,秦國每征服一國后,就令人畫出該國宮室的圖樣,并照樣建造在咸陽北阪上。
二、工程制圖的重要性
工程制圖幾乎是所有藝術設計院校中都需要進修的課程,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家具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等都有依據圖紙來制作和實施。因為上述設計的造型、尺寸和做法,都不是純繪畫或語言文字所能描述清楚的,這必須借助一系列的制圖。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做初步設計時,要用到能簡明地反映房屋建筑功能、特色的方案設計圖;做施工設計時,要用到能詳細地表達房屋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外形、內部空間結構等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圖, 以及必要的結構施工圖、設備施工圖等。隨著技術、工藝、材料和人們認識的發展變化,人們對所生活的環境空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根據客戶的需要,我們通常只需要在有關的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中加注文字說明或加繪一些局部詳圖就可以了。而現在因客戶和設計師對布局、裝飾和質量等有不同的藝術品味和要求,再加之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的快速發展應用,之前的“附帶說明”已不能達到設計表達的目的,于是工程制圖更加凸顯其重要性。
三、工程制圖的教學新發現
(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工程制圖的圖樣在表達初步設計、創意構思、便于交流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即從二維平面圖樣想象三維立體形態。這是很必要的練習,因為今后進行藝術設計創作,需要經常不斷地將頭腦中想象的形態落實到圖面上,或由圖面制成立體形態。從感性到理性,從技術到藝術,這是從二維思維到三維思維,又是從三維思維到二維思維的過渡。設計的過程是一個反復的漸進過程,我們所生活的每一個環境空間的由來與塑造都是經歷了這樣一個反復與蛻變的過程。我們需要借工程制圖這一課程訓練這種思維方式和繪畫技巧。
(二)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
我們的設計教學理論必須和設計實踐相結合才能學以致用.隨著科技的發展,材料的跟新速度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借助工程制圖的詳圖和結構圖繪制表現讓學生將自己的設計材料充分和市場接軌,掌控材料市場更新變化,如:我們在布置作業時,可以限定其材料只能用近三個月市場和設計界最火爆的類型。這樣激勵學生自學積淀,從而養成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在初次工作時可以快速消除“畢業空白段”,是我們工程制圖的另一個實踐發現。
(三)培養學生嚴謹的設計和工作態度
設計的構思階段是大膽的,設計的表現階段是細膩的,二者的區別不容混淆和忽視。這可以說是一個優秀設計師內在素養的體現。整套設計方案的尺寸如稍有紕漏,很容易造成施工事故。最后的設計效果,除了施工工藝外,考究的就是設計結構。很多獨特或是獨樹一幟的設計前提,便是設計師一絲不茍的對待,即便是一個螺絲的接口都可以塑造出無數的創意語言,形成整個設計的亮點。工程制圖的練習過程就像是中國傳統書畫的作畫過程,看似簡單大意,其不然已是胸有成竹,只待潑墨抒情了。
四、結語
一件優秀的設計作品,在于能全面準確地表達設計師的創意思想,通過它一目了然的形式來評價設計方案的優缺點。“畫意與文思都源于自然與人間的啟示。自然太闊大了,與宇宙太空沒有界限,于是人們創造了橋”。在二維和三維的轉換世界里,工程制圖就是這座橋,它將構思理念與圖樣交替編織,完美結合,以獨特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一個又一個獨特的視覺形象。
參考文獻:
[1]何銘新.建筑工程制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吳冠中.文心獨白.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