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摘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是由千千萬萬個黨員來體現(xiàn)的。其中,共產黨員個人思想的先進性是基礎。保持共產黨員個人思想的先進性對于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具有緊迫性和重要性。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個人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三者互相聯(lián)系、互相制約,統(tǒng)一于人的思想之中。樹立科學而崇高的“三觀”,是保持共產黨員個人思想先進性的根本。
關鍵詞:共產黨員 個人思想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先進性
中圖分類號:A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2-0090-02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黨的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要靠千千萬萬高素質黨員來體現(xiàn)。要扎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堅持不懈的提高黨員素質,必須首先從保持共產黨員個人思想的先進性做起,因為每個黨員都是黨組織的一分子,只有個體黨員的思想先進了,整個黨組織的先進性才有保障。
一、保持共產黨員個人思想先進性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市場經濟使利益關系發(fā)生了變化。舊的體制被打破,新的體制剛剛建立,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因為新舊體制改革引發(fā)的文化轉型,使價值觀呈現(xiàn)多元化,帶來信仰對象選擇的多元化,導致社會上的信仰危機問題威脅到共產黨員的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被沖擊和削弱,有一部分人對公有制、對社會主義、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了懷疑,片面的、教條主義的看待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片面的看待中國改革開放中所出現(xiàn)的各種社會問題,對現(xiàn)實矛盾缺乏理性分析態(tài)度,這樣勢必導致原有科學信仰的動搖,一些黨的基層組織放松了對黨員的黨性觀念教育,放松了黨的組織紀律約束,使黨員的黨性觀念淡化,使非科學的政治信仰有了更大的可乘之機。
“只有以先進理論為指南的黨,才能實現(xiàn)先進戰(zhàn)士的作用”。①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進組織還是一般的階級組織,關鍵是看個體黨員的先進性。保持黨員個人思想的先進性是保持共產黨組織先鋒隊性質的基礎。為了保持共產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毛澤東特別重視黨的無產階級思想領導和思想教育,他說,無產階級思想領導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黨員個人必須具備思想上的先進性,這是成為黨員的首要條件。每個黨員都代表著黨的形象,只有那些在思想上擁護黨、支持黨,為黨的事業(yè)無私奉獻的黨員,才是真正先進的黨員。絕不允許某些思想上落后、保守的不可救藥分子、不接受領導分子混入黨內,黨的先進性是絕不允許任何個人玷污的。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角度看,一個人的思想主要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組成,黨員也不例外。
保持黨員個人思想的先進性,必須樹立科學而崇高的“三觀”,保持思想覺悟上的先進性。
二,共產黨員要擁有胸懷天下的“大”世界觀,這是黨員個人思想先進性的先決條件。
世界觀就是人們對于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任何一個健全的成年人都會在其生活實踐過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因此,人人都有世界觀,但這并不等于說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觀并不是站在世界之外去“觀世界”,而是人對自己與世界關系的總體理解。世界觀理論是理解和協(xié)調人與世界關系的理論,為人們提供理解和協(xié)調人與世界關系的“大智慧”,從而形成關于整個世界的知識。作為共產黨員,其一,心中要胸懷世界,胸懷人民大眾,要把自己置于整個世界中來看,但也不能妄自菲薄。個人相對于世界雖然是渺小的,但正是由無數的個人組成的人民群眾創(chuàng)造了世界歷史,“而個人的世界歷史性的存在,也就是與世界歷史直接相聯(lián)系的各個人的存在”。②其二,無產階級政黨還要樹立在全世界實現(xiàn)共產主義的理想。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對我們來說不是應當確立的狀況,不是現(xiàn)實應當與之相適應的理想”,“無產階級只有在世界歷史意義上才能存在,就像共產主義——它的事業(yè)——只有作為‘世界歷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實現(xiàn)一樣”。③無產階級的黨員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武裝自己,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克服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有些黨員入黨前后的世界觀轉變是巨大的,入黨前信誓旦旦,入黨后完全忘記了入黨誓言,在思想上、行動上背叛了黨。特別是某些黨員干部世界觀的扭曲、盲目驕傲自大,導致了個人主義、官僚主義等腐敗作風,敗壞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其三,黨員個人要用聯(lián)系的、全面的、普遍發(fā)展的思想看問題。馬克思主義的新世界觀把世界分為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一個人不能脫離社會和他人而獨立生存,人們通過征服和改造自在世界成為人類世界。某些黨員把征服欲用在人類自身,以為自己是無產階級的“先進”代表,可以任意駕馭、支配比其“落后”的人民群眾;某些黨員干部眼里只有自己沒有他人,容不得一粒沙子。置黨的宗旨于不顧,完全忘記了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給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帶來了極大危害。
第二,黨員個人要樹立奉獻至上的人生觀。人生觀是關于人生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核心是解決自我的問題。一個人人生觀的形成和確立,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和制約。人們所處的社會條件特別是個人的經濟地位對人生觀的影響極為重大。一個人可能由于從小家庭環(huán)境貧困,被人輕視,立志要出人頭地,扶貧幫窮,而真等到他富貴的那一天卻忘了本。這種事例很多體現(xiàn)在共產黨員身上的例子也有,如建國后少數的黨員干部在革命時期不怕槍林彈雨,立下汗馬功勞,和平時期卻抵不住金錢、權力、美色的誘惑,犯下了大罪。腐敗分子胡長青曾經說過,官當到他那一級,就沒人管了。這種高官,行蹤都難以掌握,更何況思想?改革開放以來,受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少數黨員干部人生立場不堅定,出現(xiàn)了動搖。黨員意識正在弱化、淡化,忘記了自己是一名黨員,平常看不出來,關鍵時刻也不站出來,只記得自己的干部職位,顛倒了“公仆”與“主人”的位置,由人民的公仆成為凌駕于人民之上的主人,成了人民供養(yǎng)著的“父母官”,忘記了自己也是人民群眾的一員。這些都是由于人生觀的畸形扭曲甚至發(fā)生根本錯位導致的。共產黨員是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之中的。毛澤東同志說過,黨員要甘當人民群眾的小學生,要把自己的位置擺在人民群眾下方,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只有那些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才無愧于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共產黨員要把人民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決不能斤斤計較個人得失。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的人生觀必然要高于人民群眾的人生觀,這樣才無愧于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黨員只有樹立無產階級的先進思想意識,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高瞻遠矚,才會有堅強的革命意志和正確的奮斗方向,才能自覺抵制一切剝削階級思想的侵蝕。相反,如果缺乏無產階級的先進思想意識,就會鼠目寸光、碌碌無為,就會意志消沉、腐化變質,同黨離心離德。
第三,共產黨員要把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作為價值觀的基本原則。在生活實踐中,人生觀與價值觀是密切相關的。價值觀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核心是對人生和事物的評價,對人生的意義、目的和價值的評價。如人究竟為什么活著,人活著有什么價值和意義,人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以及自己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等諸如此類的人生問題。這表明人生觀與價值觀是互通的。價值觀是人們團結起來,形成凝聚力的核心力量,是國家、民族的靈魂。
其一,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是為個人活著的。共產黨員的身份決定了必須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堅定信念,在涉及大是大非問題上保持清醒頭腦,對黨的事業(yè)忠誠無私。始終奉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的精神,牢記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兩個務必”思想,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抵制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以權謀私的腐敗行為。
其二,在市場經濟中堅持黨性原則,其價值標準就是要求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克己奉公的精神是黨性的基本要求,是每個黨員必備的素質,也是作為共產黨員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必須在社會生活和活動中擺正自己的位置,正確認識自身的價值和意義。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始終走在人民群眾的前頭。革命年代,我們黨在異常艱苦的環(huán)境中始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和平年代,在物質生活非常優(yōu)裕的條件下,許多黨員卻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和職責,抵擋不住資產階級思想的誘惑,瀆職、濫用權力的事件屢屢發(fā)生,從根本上違背了黨性原則,已經不符合共產黨員的標準,不配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對這種黨員要嚴格處理,有多少處置多少,不能心慈手軟。因為一名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就是群眾中的一面旗幟,一個先進的黨組織就是一個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對于敗壞黨紀黨風的黨員、事件決不能留在黨內,必須接受黨和人民的懲罰。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統(tǒng)一于人的思想之中。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關鍵作用的是世界觀。但是自發(fā)形成的“三觀”一般是零散的、模糊的、不穩(wěn)定的,要確立自覺地、系統(tǒng)的、穩(wěn)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就需要有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為理論基礎。只有確立科學的“三觀”,才能指導人們正確的行動,因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特別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保持個人思想上的先進性,就要把不系統(tǒng)、不穩(wěn)定的三觀轉化成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思想。
參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4頁.
②③參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87頁.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黨的建設.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
[2]劉洪凜.依法執(zhí)政的邏輯與理論問題研究.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
[3]陳登才.黨的領導與黨的建設.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版.
[4]李愛華.現(xiàn)代政治學.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趙繼倫.精神文明的時代審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姚桓.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共產黨員先進性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版.
[7]彭錦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十講.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