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治
學習方法的優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去創造和尋求新的科學方法。
(1)學習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學習實踐證明,世界上沒有,也不可能有一種最好的學習方法或任何一種學習方法能夠永遠適合各種學習情境。學習方法的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給學生優選學習方法提供了可比性。這樣通過比較揭示出來的學習方法,對于改進學生的學習狀況,大幅度提高學業成績將產生重要影響。學習方法的選擇一定要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教學的內容與目的要求。這是選擇教學方法的出發點。學習效果是檢驗學習方法合理程度的重要標準。不能因為學習方法的多樣性特點,就平均使用各種方法或每一種方法都采用一點。而必須從效果考慮,選擇最佳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的反映,只有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原則的方法才是正確的、切實可行的,所以說“學習有法”。但方法本身不可能是凝固的東西,而是變化的、發展的。一定時期具有代表性和傾向的學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一時代的社會生活、教育和科技發展水平。學習方法隨著教學內容的發展以及學生身心的變化而變化和發展,所以說“學無定法”,無固定模式,要從動態的角度考慮學習方法的優選。再則學習方法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學習得法,在優選時要綜合考慮學習過程的其他構成因素,但不能脫離學習過程來優選學習方法。
方法是片面的、盲目的,離開學習方法的優選來優化教學過程是空洞的、不全面的。這就要從整體性觀點來優選學習方法。筆者認為從上述幾方面來考慮學習方法的優選,就比較得法、得當。
(2)優化學習方法要抓住其關鍵。首先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學習動機和情感問題。動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激勵、推動的功能。學習的動機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科學的學習方法能強化積極學習的動機。求知欲是動機中最活躍的成分,是渴求知識,探求真理并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要把這種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變為能促使學生動用自己的一切力量的積極有效的情感,是十分艱巨的工作。這是因為,一般來說,培養感情是培養人的精神面貌中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可是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尤其需要激發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熱情。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從來就沒有,也不可能有對于真理的追求。因此,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要做到情通理達,寓情于理。有情缺理,不足以說服人;有理缺情,不足以感動人。要情理交融,才能提高學習的質量。當然激發學生動機本身不是目的的,恩格斯指出:就個別人說,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愿望的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走來。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為了激發積極的學習行為。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優化學習方法的另一關鍵所在,是優良教學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以往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單純強調思想性、科學性、邏輯性的時候較多,這些固然有強調的必要,問題在于忽略了趣味性、生動性,這就造成思想政治課教學枯燥而缺乏活力的一個原因。蘇聯教育家強調把教與學促進學生發展的起點視為激發學生興趣,精心保護并培養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愿望。世界上不少著名的心理學家、教育家都把激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看成良好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成功的前提。因此,思想政治課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學生對什么感興趣,往往就能釋放大量的能量。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往往能挖掘其潛力。我們要挖掘學生的潛能就要使思想課的教學有趣味、生動形象。賦予它一種生機、一種吸引力。可以通過多形式和途徑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是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的意義;二是認真備課,深入鉆研教材,用教材思想性、知識的內在邏輯性及美的因素來吸引學生;三是學習內容安排要適合學生的接受能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業不宜布置過多,加重學生負擔。四是課堂提問注意啟發和激勵學生的思維活動,愛護學習差的學生;五是講究教學藝術,賦予思想政治課教學一種魅力。
總之,政治老師應不斷總結經驗,優化學習方法,讓政治課充滿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