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美
要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條件之一就是要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創新的精神。教師從一年級起就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現本人就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談幾點看法。
(1)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思維能力呢?《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中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條規定是很正確的。數學本身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體系,這些判斷是用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以及相應的符號所表示的數學語句表達組成的。并且借助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一些新的判斷。而這些判斷的總和就組成了數學這門科學。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大綱》中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數學教學目的,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大綱》中的規定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一個時期內,大家談創造思維很多,而談邏輯思維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義上說,邏輯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基礎,創造思維往往是邏輯思維的簡縮。就多數學生來說,如果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訓練,很難發展創造思維。如何貫徹《大綱》的目的要求,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值得同仁重視和認真研究的問題。
(2)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絕不能認為教授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對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①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階段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要明確各年級教學都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從一年級一開始就要注意有意識地加以培養。
②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每一節課的各個環節中。不論是課堂教學開始的復習,教學新知識,組織學生練習,都要注意結合具體的內容有意識地進行思維能力培養。例如復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有經驗的教師給出試題以后,不僅讓學生說出得數,還要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特別是當學生出現計算錯誤時,說一說計算過程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湊十”的計算方法,學會類推,而且有效地“消滅”錯誤。經過一段訓練后,引導學生簡縮思維過程,“想一想怎樣能很快地算出得數”,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教學新知識時,不是簡單地告知學生結論或計算法則,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推理,最后歸納出正確的結論或計算法則。
任何一個數學概念,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教學每一個概念時,要注意通過多種實物或事例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揭示其本質特征,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
(3)設計好練習題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學習計算方法、掌握解題方法一樣,也必須通過練習。而且思維與解題過程是密切聯系著的。培養思維能力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解題的練習來實現。因此設計好練習題就成為能否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一環。一般的說,課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數量的有助于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練習題。但是不一定都能滿足教學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級的情況不同,課本中的練習題也很難做到完全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因此教學時教師往往要根據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或補充。
設計練習題要有針對性,要根據培養目標來進行設計。例如,為了了解學生對數學概念是否清楚,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運用概念進行判斷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斷對錯或選擇正確答案的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