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秉環 李森柏
發明活動作為提高學生創造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個性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小發明從而產生成功感,激發創造潛能,對于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的科技人才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談談我們的見解,供同仁商榷。
一、激發創造的欲望
提到創造發明,人們必然與張衡、瓦特等聯系起來,認為發明創造是發明家、科學家的事,普通人是搞不出發明創造的;同樣,學生對創造發明懷著神秘感、神圣感,也充滿著自卑,不相信自己也能搞發明創造。因此,要搞好小發明創造活動,首先要打破創造發明的神秘感和自卑感,激發學生對發明創造活動的興趣和欲望。
在一次活動上,筆者拿了一個普通窗戶插銷去上課。問:這是一個普通的家用插銷,如果在它上面挖一些小孔,這個捕銷能用嗎?
同學們異口同聲:“能!”
問:這改變的插銷是否影響它的牢固性呢?
學生:“孔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前不會有影響”。
問:“那么這好好的插銷挖一定數量的孔有什么益處呢?”
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討論了:
學生1:可以減輕份量;學生2:可以增加美觀;學生3:可以節省材料。
教師把學生的發言寫在了黑板上,然后總結:其實大家講的正是創造發明所要達到的目的——節約、創新、發展。因此,不要認為創造發明很難,只要我們把現有的東西進行改進,使它比改進之前具有更多的優點:功能更多、使用更方便、色彩更鮮艷、能夠節省材料等,這就是一種創造發明。
這個挖了孔的插銷,曾獲得上海市創造發明一等獎,在全國參展也獲得了大獎。完成這個發明的,不是大發明家,而是一位普通中學生。學生們由此豁然開朗,興趣盎然。
在教學中,通過這些典型事例的介紹,使學生明白發明創造并不神秘,并不是高不可攀,發明創造就在我們身邊,這樣就激發了學生創造發明的興趣,產生了急于發明創造的欲望。
二、注重思維的訓練
要使學生具有科學的創造力,必須使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作為輔導老師,要善于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求異思維、逆向思維、轉換思維等。
例如,在訓練過程中,讓學生講出鋼筆的作用,一開始同學們只講鋼筆能寫字、可以劃畫。這時,教師就啟發引導學生:“把鋼筆改一改有什么新的用途?”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說出很多鋼筆的作用:能照明、能打火、能防身……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擴散思維和想象能力就有很大提高。
再比如,經常提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者有爭議的問題,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發表自己的見解,把他們的興趣延伸到課后去進行探索研究。這是思維訓練的有效方法,而且這個方法可滲透于各學科。布置一定量的具有創造思維的作業,電是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的有效途徑。如:玩具的設計、漫畫的設計、小報板面的設計、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一些小玩具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
三、教會發明的方法
培養創造型人才,尤其是要培養從事發現或發明活動的創造型人才,就必須要培養他們嫻熟地掌握和應用發現、發明的方法。在活動中,適當地開展發現方法與發明方法的訓練,通過案例教學,結合實例向學生傳授發明創造的方法。
水龍頭是最常見最普通的,但有人在水龍頭上大做文章,搞出了大發明——他就是昆明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姜立人先生,發明了“向上噴水的水龍頭”。
他的發明就是突發奇想的結果:在一次淋浴時,他拿著淋浴噴頭為自己沖澡,淋浴器噴出的水直接噴在了他的臉上,好舒服呀!唉,平時洗臉時也這樣噴一噴多好。于是他開始研究,終于發明出了“向上噴水的水龍頭”。經過試驗,洗臉時的用水量是普通龍頭用水量的五分之一,能夠節約大量的水,這就是偶然發現法,而他的這一產品已經遠銷歐美等30多個國家,實現了產業化,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常見的發明方法還有:聯想發明法、挖掘潛力法、移植發明法、列舉發明法、適應需要發明法、思維風暴式、檢核表法等。
四、開展發明小活動
小發明是科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比賽項目之一,其內容廣泛、趣味性強,深受中小學生的歡迎。
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小發明活動,營造小發明的氛圍活動,包括交流小發明方法,進行小發明、小制作展示活動,表演科技小發明作品和科學幻想節目,小發明作者介紹發明的引發思路和設計過程等;發明的課題來源于社會,發明的成果為社會服務,學生也可以走出校園到街道社區開展小發明活動,讓學生關心社會,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同時依托社會使學校、社會、家庭結合起來,支持小發明活動。
當然,教育學生在開展小發明活動中努力做到:勤積累、多觀察、巧動手、善交流、精制作、巧命名。
五、凸顯合作的智慧
學生是創造發明的主體,教師是創造發明活動的指導者。作為輔導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開展活動中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老師小是課題的批發商,學生的創造性和洞察力是課題的真正源泉。
課題的發現本身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處理好與學生在創造發明中的位置關系:教師是探索活動的組織者、服務者、示范者、導航者,當你和學生一起而對課題時,著重幫助解決研究所需要的資源問題,為學生搭建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平臺,引領學生創造奇跡。
當然,教師也是學生作品的欣賞者,對于學生的作品,無論好與壞,都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高度的評價,并且對學生作品進行面對面的講評,指出作品的優劣,啟發改進思路;教師應是情感的激勵者,要善于運用評價技巧,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使學生時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發明創造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請愛護我們的學生,鼓勵我們的學生,相信我們的學生。引導他們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發展的、變化的,不存在永遠不變的事物,發明創造的東西還很多。一生中有無盡的機會。
水上娛樂新項目——“噴水飛行背包”
德國近日上市了一款名為“噴射懸浮飛行器”的噴水飛行背包,它能以向下噴射兩道高壓水柱的方式,把使用者推離地面9米。
推出這款產品的企業說,借助噴射懸浮公司發明的這款噴水背包,使用者能在飛行過程中急轉彎或盤旋,最快時速為100公里,可以續航1個小時。背包慢速飛行時,可續航2個小時。
這款背包造型奇特,連有一根10米長黃色輸水軟管,軟管另一頭連接發動機組。發動機組安裝在一個類似于船的裝置上,可漂浮于水面。
起飛時,使用者背好背包,坐在發動機組上。啟動開關,背包底部噴射兩道高壓水柱,把人推向空中。發動機組由輸水軟管拖動,隨使用者在水面滑行。
噴射懸浮飛行器由加拿大華裔人士雷蒙德·李創制。這位發明者2000年就產生噴水飛行背包這一靈感。不過,2003年起。他以及由他創立的噴射懸浮公司才開始著手對這款背包的可行性進行研究,以及對原型機的開發。
其公司發言人拉姆科說:“我們一開始就認為。噴水背包不適合用作交通工具,應主要用于休閑娛樂……我們已接到不少公司的咨詢電話和訂單,俄羅斯和蒙特卡洛一些富豪也想購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