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婕
摘要房主將二層(含二層)以下的低層住宅建造承包給村鎮建筑工匠施工,對作業過程中的人員傷亡需視情形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本文對本案進行了評析。本文以一則案例為分析視角,對案例中房主是否承擔賠償責任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雇員受傷 房主 民事責任
中圖分類號:D9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592(2009)09-112-01
一、據以研究的案例
2006年1月26日,楊某因需建造二層樓房,在與本鎮個體建筑工頭嚴某商談后,將工程交由嚴某施工,并簽訂建房協議書。吳某受雇于嚴某到施工現場從事嚴某安排的工作時,不慎從二樓摔下受傷,致L2椎體壓縮性骨折,共花去醫藥費2281.35元。因賠償事宜吳某與嚴某發生爭議,吳某訴至法院,要求嚴某與楊某承擔賠償責任。另查明,被告嚴某無建房施工資質。
法院經審理認為,吳某受雇于嚴某在建房施工活動中受傷,嚴某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吳某在工作中因自身操作不當摔下受傷,其自身有過錯,應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被告楊某將房屋發包給無建房施工資質的嚴某承建,同樣存在過錯,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并依法應與嚴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依法判決由被告嚴某賠償吳某因受傷造成損失的50%,嚴某與楊某間相互負連帶賠償責任。其余損失原告自理。
二、需要探討的問題
因現有規定不是很明確,在對建房戶應否承擔建房過程中施工人員遭受傷亡的賠償責任問題上,一些法官見解不一。
此類案件中建房戶應否承擔賠償責任,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處理不當易導致矛盾激化,從而產生社會不穩定因素。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建房戶將住宅建造承包給村鎮建筑施工隊,由施工隊的工頭與人合伙施工或雇傭他人施工,此種情形下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房主的責任承擔最為復雜、最有爭議。筆者認為,要準確界定這種形式下的房主責任,首先應弄清這樣幾個問題:
(一)關于承包合同的定性問題
房主將住宅建造承包給他人施工,其合同性質應屬建設工程合同,不應歸為承攬合同。承攬合同與建設工程合同是有差別的:第一,承攬分為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而建設工程合同是以房屋建筑等基本建設工程作為標的物的合同;第二,承包形式是建設工程合同,特別是建筑施工合同區別于承攬合同的一個重要特點;第三,房主將住宅建造承包給村鎮建筑施工隊施工,與建設單位將高樓大廈承包給專業建筑施工單位施工,他們只有量上的區別,并無質的不同,不應導致合同性質的變化,都應屬于建設工程合同。
(二)對農民自建的“低層住宅”的界定
多少層以上屬于高層建筑、多少層以下為低層建筑,我國法律目前并無規定。《村鎮建筑工匠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第12條規定:“建筑工匠承包村鎮建筑工程的范圍限于村鎮二層及二層以下房屋及設施的建設、修繕和維護。”國務院《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第21條規定:“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凡建筑跨度、跨徑或者高度超出規定范圍的鄉(鎮)村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的建筑工程,以及二層(含二層)以上的住宅,必須由取得相應的設計資質證書的單位進行設計,或者選用通用設計、標準設計。”參照上述規定,農民自建的“低層住宅”的界定,應以二層(含二層)以下為宜。
(三)關于農民建房中“自建”的含義
自建,顧名思義,為自主籌建之意。指由農民自籌資金和材料、自行勘察、設計、施工,完成住宅建造的形式,但應包括房主雇傭他人一并完成和房主將工程發包給他人完成兩種形式。因受雇傭的村鎮工匠,只提供的自己的技術和勞力,與房主建立的是一種雇傭關系,整個工程活動掌控在房主手中,建造主體是房主。在承包建房中,房屋的結構、造型、用材、施工期限等均須取得房主的允諾或認可,承包人雖是施工活動的主體或主導者,但他實際是房主的建房委托人,建房主體仍是房主。
基于此,再對建房戶是否承擔責任進行分析:
(一)房主將住宅建造承包給村鎮建筑工匠施工不具有違法性
如建房戶建造的是二層(含二層)以下的低層住宅,那么在村莊、集鎮規劃區內從事建筑施工的個體工匠無須具備施工資質,因此房主將住宅建造承包給村鎮建筑工匠施工不具有違法性,無需對作業過程中的人員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理由是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下稱《建筑法》)第83條第3款規定:“搶險救災及其他臨時性房屋建筑和農民自建低層住宅的建筑活動,不適用本法。”而據國務院于2004年5月19日頒布的《關于第三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村鎮建筑工匠從業資格審批”自決定頒布之日起已經取消,檢索其他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又尚無替代的法律規定。
(二)建房戶建造二層以上的住宅的應受建筑法調整
《建筑法》第26條規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單位應當持有依法取得的資質證書,并在資質證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內承攬工程。”如果房主將本應發包給具備相應安全條件和資質的施工單位建造的住宅工程,發包給無能力承擔安全風險的不具備資質的村鎮建筑工匠施工,其行為顯然違法。而村鎮建筑工匠也明知自己無資格承包二層以上的住宅建造工程,仍承攬工程,也有過錯。因此在這種情形下,房主應按其過錯程度對遭受傷亡的人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另,如果施工人員的傷亡是由于房主的違約行為如未按合同約定提供安全的輔助工具造成的,或者是由于房主的指示不當或強令他們違反規律蠻干等行為造成的,應當由房主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三、結語
綜上,筆者認為,本案中房主楊某將二層小樓的建造承包給村鎮建筑工匠嚴某施工不具有違法性,吳某受雇于嚴某到施工現場從事嚴某安排的工作時,不慎從二樓摔下受傷,房主楊某無需對吳某在作業過程中受傷承擔損害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