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國記
中圖分類號:1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D09)08-014-02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尚未見底,煤炭行業仍然面臨著經營困難的嚴峻形勢。如何應對挑戰,實現“彎道超車”,保持企業穩步發展,則需要大力加強責任文化培育,鍛造一支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干部職工隊伍,立足崗位履行職責,執行落實不打折扣,以力求完美的工作態度干好每項工作,才能使企業破難聞關,打贏應對危機攻堅戰,從而創造企業的輝煌。
一、企業責任文化培育的現狀
近年來,許多企業巨人轟然崩塌,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干部職工責任的缺失是導致企業走向衰亡的重要因素。因此,職工與企業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常重要的關系——責任關系。在責任關系的驅動下,最終形成企業責任文化來保證企業正常運作。如果企業不加強責任文化建設賦予干部職工清晰的責任,很難達到企業與干部職工之間目標的相統一。使廣大干部職工責任行為與企業發展背道而馳。一是在思想上,認為發展是企業單方面的事情,與己無關,形成工作干不到位。執行落實有偏差,工作質量不高。造成工作失誤頻繁:二是在管理上,對企業制定的工作流程、規章制度、戰略目標等,不接受、不認同、不執行,置若罔聞。三是在工作上,職工不明白各個時期擔負什么樣的責任,如何擔負起責任,大多數干部職工都是跟著感覺走,難以發揮自身潛能,依靠職工辦企業的凝聚力成為空談,四是在執行上,大多干部職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難以做好分內的事,更談不上激情工作、忠誠企業、樂于奉獻,必將嚴重影響企業健康發展:五是在凝聚力上,廣大干部職工不能很好地通過責任凝聚力量,人心渙散、人浮于事現象日趨嚴重,難以形成相互協調、相互溝通、相互支持、共同提高、上下一致的工作氛囤;六是在感情上,沒有完全融入企業,視工作為痛苦,甚至心生痛恨企業,喪失對企業的責任感、自豪感和榮譽感,從而降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責任文化培育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責任文化可以激發職工潛能。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履職盡責的巨大精神力量,是完成各項工作的重要保證。從一定意義上說,職工的責任意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一個企業的命運,職工責任意識的匱乏,往往會成為一個企業運營不善的直接原因。那些缺乏責任意識的職工,不以企業利益為重,就不會處處為企業著想,這樣的企業必然存在著潛在的危機。深化責任文化培育,會引爆職工的內在潛能,使職工拋開任何借口,將自己的忠誠、責任和熱情內化為盡職盡責的動力,徹底融入企業的發展之中。
責任文化可以凝心聚力。責任是凝聚力量的紐帶,人人主動履行職責,才會形成整體合力,才會想法設法為企業發展盡心盡力、同甘共苦、榮辱與共。一旦職工形成明確的個人責任意識和勇于負責的理念,企業的執行力會大幅度提高,企業的運轉會更加流暢、高效。針對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物資供應總公司(以下簡稱平煤神馬集團物資公司)的責任價值理念就是做精物資供應、做強現代物流、實現成果共享,只有共同擔當起責任,形成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氛圍,才能保障集團公司煤炭安全生產物資供應。
責任文化可以提高工作質量。煤炭物資供應工作擔負著重大責任,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與煤炭安全生產直接相連。每一個細小的失誤,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打造具有物資供應工作特性的責任文化,讓責任貫穿物資供應工作全過程,能夠使干部職工按時、按職、按量完成工作任務,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減少和避免責任事故的發生。
責任文化可以抵抗企業風險。大力加強責任文化培育,增強干部職工的責任感、使命感,對于進一步認清嚴峻形勢,增強應對挑戰的信心,提高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針對平煤物資公司來說,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需要全體干部職工共同擔當起責任,立足物資供應本職工作,嚴格執行物資供應流程,認真落實計劃,臺理采購物資,嚴把物資質量,高效快捷配送,全力以赴做好物資供應保障工作,積極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責任文化可以推動企業發展。企業猶如一個生命體,由數以百萬計的細胞組成,這個生命體要健康發展就必須做到每個細胞都充滿活力,每個細胞都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平煤物資公司擔負著集團公司煤炭安全生產物資供應與管理工作,可謂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全面履行主體責任,提升供應保障能力,是共同面對的目標責任。這就要求我們以企業利益為重,處處為企業著想,全身心投入工作,明確本職工作責任,全力以赴保證物資供應,促進公司發展再上新臺階。
三、責任文化培育的方法思考
企業責任文化貫穿的越全面、滲透的越深入,企業、干部和職工的責任才能得到有效發揮,企業發展才有活力和動力,才能實現共同的愿景。因此,大力加強企業責任文化培育,是提升企業團隊凝聚力、助推企業發展的需要,是提高干部職工基本素質和規范職業道德行為、圓滿完成工作目標任務的需要。
(一)深化責任理念宣傳,構建核心價值觀
一是加強責任文化宣傳。行之有效的責任文化宣傳,是提高干部職工責任意識的有效途徑。針對企業各個時期發展戰略目標的需要,要充分發揮企業網絡、內部刊物、電子屏幕、展示標牌等宣傳工具作用,營造勇于承擔責任氛圍,讓干部職工明白企業的責任,清楚自身承擔的責任。形成責任共擔、責無旁貸、不找借口、不打折扣的干事創業風氣,增強企業發展的動力。
二是強化責任文化教育。職工的責任意識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自發形成的,和其他任何美好品格的形成一樣,教育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增強干部職工的責任意識,必須結合企業實際需要,深入開展形勢任務教育、主人翁意識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發展意識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培訓。教育培訓形式要在授課的基礎,不拘一格,采取交流學習、現場參觀、典型引導、主題演講等形式。使干部職工認識到“工作就是責任”、“責任勝于能力”、“責任保證績效”、“責任激發潛能”、“責任成就卓越”等,從而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為企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成就更輝煌的自我。
三是發揮典型示范教育。榜樣的力量無窮的。在企業的經營生產中總會涌現出落實責任的先進集體和典型個人,也會出現因不負責任而造成責任事故。要善于發現和挖掘這些責任案例,通過干部職工身邊的人和事廣泛開展責任意識教育,讓干部職工學有榜樣、比有事例,從而把責任轉化為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全身心地履行職責,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的氛圍。
(二)建立完善責任體系,強化管理規范行為
一是構筑責任文化。首先要明確責任,企業作為一個組織有其必須的責任使命,要根據企業組織的責任結構、部門崗位,為每一個崗位確立明確、清晰和有限的崗位責任,并以完
整有序、縱橫交錯的企業組織“責任鏈”,確保每個崗位責任都能落實到相應的員工頭上,讓每一位員工都清楚自己應該在本職崗位上“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同時,更要抓住一個關鍵點,就是各級單位和部門負責人,不但要清楚自己的崗位職責,還要熟悉管理范圍內每項工作的流程,以及各崗位每位員工的崗位職責,確保每項工作嚴格按照其應有的流程進行,避免因工作分配上的隨意性,而造成下屬員工間工作產生矛盾,出現問題時又推萎扯皮等情況的發生。
二是完善工作機制。長期保持和不斷增強職工的責任意識,要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正激勵的作用,引導每一個職工承擔起應有的責任,提倡和鼓勵職工在履行職責中,不但要有魄力創出新成績,還要有勇氣承擔工作中的失誤和過錯。因此,在引導和鼓勵員工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就要進一步完善激勵獎懲制度,借助強制力促使干部職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從而嚴格按照責任,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新性地開展工作,以堅韌不拔的信心和勇氣攻堅克難,努力完成任務。反之,如果不盡責,就會造成失責、失職、瀆職行為,將受到責任追究。
(三)堅持以人為本思想,營造舒暢和諧氛圍
一是公平一致。責任文化培育應當摒棄居高臨下的工作方式,不應以強迫、教訓的姿態出現,要從尊重干部職工的立場出發,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激勵干部職工的潛能,營造人人負責的文化氛圍。責任文化的執行和實施要從企業的高層做起,力戒只要求基層和職工無條件服從,這樣干部職工就會產生厭惡心里,從而失去信心,難以形成一個有高度責任心的優秀團隊。
二是貼近實際。責任文化培育不是空泛的口號,要結合企業發展的實際,將大道理分解、將大目標分解,轉化成員工能夠切實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事,轉化成可以實現的小目標。以貼近干部職工的具體工作為切入點,讓干部職工感受責任文化的氛圍,讓責任成為干部職工自覺的行為。
三是心情舒暢。在企業內部建立人與人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創造適宜的工作環境和主動承擔責任的氛圍,讓干部職工心情舒暢,樂于奉獻。在這種和諧的環境中,每個干部職工才能自發地形成對企業的忠誠感和責任感,發自內心地認同并接受企業倡導的價值觀念,使企業目標轉化為個人的自覺行動,最終實現員工自我控制,充分發揮其潛能和實現自我價值。
四是奉獻社會。培育責任文化要兼顧各個方面,對社會要勇于承擔捐助、救助、扶助責任,不斷塑造企業信譽度、美譽度,激發干部職工的自豪感、幸福感。對企業之間的密切合作,不能站在本企業的立場上權衡得失,忽視責任風險共擔,難以形成誠信經營、戰略合作的局面,從而削弱抗風險能力。對職工要堅持發展成果共享,力求創造更好的業績滿足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力求創造更好的環境滿足職工自我發展的需求,這樣職工能在企業實現自我價值,則會更加關心企業的發展,因為這時企業的前途已經和個人的前途相聯系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