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露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正在進一步蔓延,直接影響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波及到企業生產經營,企業職工的思想和行為因此受阻。在此嚴峻形勢下,通訊員作為企業一線宣傳的“喉舌”和基層信息的發掘者傳遞著,對調整職工應對危機的困惑情緒,及時反映和宣傳應對政策,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提高職工士氣和精神至關重要。因此加強通訊員隊伍建設工作成為新形勢下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鏈條。筆者所在的中平能化集團物資公司總公司是一家物流專業公司,職工素質高、團隊意識強、經營業績好。近幾年物資公司在通訊員隊伍建設上不斷探索、勇于創新,為企業新一輪的發展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通訊員人才。
一、搭建舞臺,展示通訊員自身價值
制度保證。要提高和保持通訊員寫作的熱情和積極性,需要建立一套激勵和約束機制。
溝通做橋。通訊員是一個分散型團隊,需要將他們團結在一起,經常組織交流和溝通,營造一個屬于廣大通訊員自己的精神家園,徹底消除各自為陣的孤獨感,讓他們體會到實實在在的歸宿感。通過以上這些渠道,及時向通訊員傳遞寫作技巧、宣傳方向、征稿信息等,及時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意見,以便交流和鼓勵,讓他們感覺被關注的溫暖。
激勵常在。物資公司建立了通訊員年度優秀通訊員評選制度,及時給予精神和物資兩方面的獎勵。例如年度組織通訊員聚會,設立了“領軍人物獎”、“耕耘獎”、“創作獎”,同時給新加八通訊員行列的職工增設“新人獎”等,像表彰先進工作者那樣對通訊員大力進行表彰,使通訊員在這個集體里享有崇高的榮譽感和成就感。為通訊員訂閱報刊: 《新聞三昧》《新聞愛好者》《中國平煤神馬報》等,讓通訊員享受“特權”,及時了解企業發展和新聞寫作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從而提高大家寫作的積極性。
二、辛勤培育。提升通訊員專業水準
寫作好比蜜蜂采花釀蜜,異常艱辛,來不得半點馬虎,走不得半點捷徑。通訊員要寫出好作品,光有積極性還不夠,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寫作水平及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正如作家曹靖華說的:“采得百花釀蜜后,智慧花開斕如錦”。
營造“訓l練營地“。企業對通訊員進行引導和培訓是提高通訊員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物資公司經常邀請有經驗的記者、編輯老師為通訊員講解新聞寫作知識、技巧,以提高通訊員的寫作水平。而且有針對性地開展實戰性的特色學習,采用“一培訓一專題一剖析”:20a7年國內《工人日報》《中國煤炭報》《光明日報》等十幾家媒體都對“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平煤一礦吳如的先進事跡進行了長篇宣傳報道,面對同一個典型人物各大媒體采用了不同角度不同寫作方法,各有千秋。物資公司迅速利用現有的新聞資源組織通訊員培訓,讓專業記者講課分析,同樣一個人一件事情,各不相同的標題、立意和布局各自好在那里,幫助通訊員站在更高的視野去理解,這種從實際新聞作品中比較學習的方法能迅速提高通訊員的鑒賞水平、辨別能力和寫作技巧。創新采訪方式由宣傳部門組織通訊員聯臺采訪,發揮相互優勢,開闊視野,同時也對企業的整體發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經常與通訊員進行交流溝通,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條件、提供幫助、給予支持,激發他們自我成長的意識。自辦刊物物資公司內部刊物《宣傳提綱)結合企業發展特點,不斷設計欄目、增設版面,有“供應在線”、“班組采風”、”共產黨員風采”、“心靈博客”等,從以前只介紹煤炭行情到如今成為物資供應部門職工手中的小報,上級部門了解物資管理動態的信息渠道;從萌芽狀態到能真實反映物資管理新方法、新舉措、工作交流的平臺,《宣傳提綱》為通訊員提供了練筆的園地,大展宏圖的平臺。
輻射“信心因子”。一些通訊員在寫作中,由于掌握的信息較少和所處的位置、角度的局限,寫出的稿件得不到發表,積極性會受到一定的打擊而變得消沉。物資公司宣傳部門人員經常與通訊員們交流,從中把握通訊員思想波動情況,及時溝通,鼓舞士氣。一方面通過在鴻鵠文友公共博客上留言的形式,鼓勵通訊員樹立信心、保持恒心,持之以恒堅持學習和提高。另一方面多營造“集體充能”、”集體充電”的相聚機會。例如組織通訊員外出采風,讓通訊員在積極向上快樂交流的氛圍中,互動交流和“實戰演練”;選送優秀通訊員去《平頂山礦工報》、《平頂山日報》社等上級組織的培訓班學習:定期召開通訊員例會,提供相聚機會,會議地點有意選在基層,由各基層支部輪流做東,提高單位和通訊員本人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甚至還把通訊員的例會搬到大自然中去進行等方式:筆會、培訓、實地采訪于一體,使得培訓既有課堂上的“紙上談兵”,更有現炒現賣的“實戰演練”。
傳授“成功秘笈”。作為通訊員,必須熱愛生活,深入生活,對任何事物都要敏感,永遠走在時代的最前面。
三、定位角色,拓展通訊員空間優勢
越來越多的企業對宣傳工作予以高度重視,企業宣傳工作已不僅僅是一種政治宣傳行為,更成為一種企業經營管理行為,它所開發和創造的無形資產,成為企業寶貴的財富。通訊員作為企業宣傳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承擔著重要的職責。
信息傳遞者。通訊員是對企業信息的匯報,無疑會促進企業與外部信息交流的暢通。企業領導的決策、指令需要通訊員加以宣傳解釋,以便執行層更加迅速準確地貫徹落實:執行層的反饋、一些創新的思路、好的經驗等也需要通訊員及時傳遞,保持企業內部信息的暢通。物資公司每個月通過通訊員上報信息達條。
形象塑造者。良好的企業形象是由內質、外形兩個方面構成的。企業的外形是人們看得見的“硬件”,如現代化的辦公樓,花園式的工作場所,棚戶區改造新區、精神文明建設、鮮明的企業標識等。內質則體現在企業規范的業務流程、完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激勵機制、優秀的經營業績、先進的企業文化、和諧的工作氛圍以及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等方面,這些可以統稱為“軟件”。樹立企業的形象,不僅是展示企業外在的光艷,更重要的是展示企業內在的鮮活。要展現這些內質,離不開通訊員與各種媒體的合作,通過新聞和文藝作品宣傳企業亮點、展示企業風貌,逐漸社會公眾面前樹立企業良好的形象。物資公司女工賈連榮照顧高位截癱的丈夫20年無怨無悔,公司對她不離不棄的精神大力宣傳,2006成為鷹城“十佳好媳婦”、“十佳文明家庭”、河南省”文明家庭”。通過這件事情的報道也樹立了物資公司良好的社會形象。
歷史記錄者。企業從誕生、發展、壯大,到達輝煌的頂峰,期間所經歷的發展軌跡,需要適時地記錄下來。這時候,通訊員承擔的角色則是企業歷史的記錄者。需要他們通過文字、圖片,及時捕捉企業發展中涌現的優秀人物和事跡,記錄重大活動,為企業留下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