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遠國 郭焰波
建筑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就是滿足工程項目合理的質量標準的前提下,在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結算階段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和管理,在建設項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工程造價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造價管理是否科學、合理、有效直接影響企業最終的經濟效益。施工企業要將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通過擇優選擇項目、合理簽訂施工合同、加強施工過程工程造價有效控制等手段,達到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工程造價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主要可分為三個環節:投標管理、施工管理和竣工結算管理。
目前建筑企業存在的情況:當前的建筑市場中,施工企業多而任務不飽滿。由于供需不平衡,就形成了買方市場。這樣使業主處于明顯的主動支配地位,就出現了一些業主既對工程質量和工期有著嚴格的要求,又對工程盲目壓價,即所謂“又要馬兒跑的好,又要馬兒少吃草”,甚至要求承包商無條件墊資施工,對工程抽肥留瘦強行供應建筑材料構件等。特別是近年來,在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壓級壓價現象越來越嚴重,招標投標中的中標確定過程,成了投標方讓利壓費用的數字游戲,一種讓利的競爭和造價的扭曲,施工企業為了尋求生存,占有市場,不惜壓低價格,微利甚至虧損來獲得承包。
由以上情況來看,加強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低價招標,超標準要求工程質量、文明施工;施工周期長。材料價格波動起伏,以及其他種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得項目運作處于嚴峻的環境之中。因此,如何作好工程造價管理是決定企業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下面是我對加強工程造價管理的幾點認識:
一、工程項目投標過程的造價管理
當前投標市場競爭激烈且屬于買方市場,施工單位處于相對劣勢,所以施工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做好工程項目的投標工作。
1施工企業應召集業務精練、經驗豐富、知識面廣、了解市場的造價工程師、工程技術人員組建強有力的投標班子。
2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不僅要符合招標文件要求,還要科學、合理,而且能節約費用。在施工方案的確定中應優先選用先進的施工工藝、合理施工方案、較低的工程造價方案。
3投標班子應認真理解招標文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合理、實事求是,必須建立在企業自我測算的基礎上,適合于本企業的定額來進行編制投標書,按照可以爭取達到的先進合理水平來確定,具有可行性和先進性,并運用報價策略進行編寫工程投標報價。
4工程在中標后,施工單位將與建設單位簽訂工程合同,合同簽訂時雙方應處于平等地位,合同本身具有公平性,同時合同也具有嚴肅性,即合同一經簽訂就不得單方更改,成為雙方應當遵守的行為規范準則。因此在中標后的簽約階段,承包商應據理力爭簽訂公平合理的合同,為造價管理打下良好基礎。另外施工企業簽訂的合同應具有一定的抗風險性,即要把施工期間人工、材料上漲、現場簽證、設計變更、技術核定、國家政策性調整等而造成工程造價的改變的風險因素充分約定到合同中,以爭取建設單位能夠按實調差的結算方式。在工程的付款方式上,施工企業也應該切實考慮自身的資金運作和墊付能力來簽訂合理的付款節點和付款比例的合同條款。
二、工程施工期間的全方位管理是加強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環節
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承包商應“以合同為依據,以事實為基礎,以技術和經濟相組合為手段”,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好全方位的造價管理工作。
1做好工程量的統計工作。工程量的統計,是造價管理中一項最基本的工作,統計人員應熟悉施工現場的情況和概預算方面的知識,招標書中的工作內容、標準,合同簽訂的工作內容、標準,掌握一些施工常識,不錯算、漏算工程項目,與預算人員密切配合,善于發現可以進行索賠的因素,如實做好統計報量工作。
2做好工程實施中的索賠工作。工程造價管理人員應熟悉招、投標書和合同之規定,善于抓住索賠機會,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常見的索賠有:延誤工期索賠、變更索賠、趕工索賠、不可抗力索賠等。承包商不一定期望每一個索賠均獲成功,但不應放棄任何一個索賠機會。同時要注意索賠的程序和有關資料的整理,以作為日后索賠工作的有力證據。
3建立良好的造價管理和成本控制系統。工程預算部和財務部在承包商內部應處于造價管理的核心地位,其他各部門應與其密切配合,材料設備部、生產部應按月及時將材料設備報表和人工費結賬單上報,作為財務部按工程節點核算工程成本的直接依據。然后由該部門的相關人員與預算部在此基礎上進行成本分析,當發現預算量與實際量有較大出入時,應分析是預算原因還是施工管理的原因,并相應采取補救措施,根據工程進度進行動態的成本控制。
三、技術方案與經濟管理的結合是加強工程造價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技術和經濟相結合,兩者結合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施工企業的技術工作,重點放在提高工程質量和保證建設工期上,這是無可非議的,說明重視社會效益的一面,但同時必須注重建設企業的經濟效益,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經濟效益,嚴重虧損,面臨生存的危險,那么我們的技術工作將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技術是手段,經濟是目的,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達到良好經濟效益是我們施工企業的目的。因此,技術方案與經濟管理的結合,對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將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工程項目結算過程中的造價管理
在施工過程就要重視施工簽證、設計變更、技術核定、國家政策性調整。為工程結算打下良好的基礎。
1及時辦理施工現場簽證、技術核定、設計變更等文件。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要重視各種簽證和國家政策性調整文件,善于收集各種有利于自己的證據,如設計變更、趕工、不可抗力、招標文件或合同規定以外的工程均要讓建設單位或監理工程師進行及時的簽證工作。并及時提出索賠方案,以力求在結算時總體索賠成功,并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否則,會出現與建設單位、設計等單位的推諉扯皮現象。從而影響自己的聲譽和經濟效益。
2采取積極的措施,減少或杜絕工程款的拖欠。因為現在的市場是買方市場,所以有很多施工單位沒有飯吃,有些建設單位就抓住施工單位的這種急于承攬施工任務的心理,把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轉移到施工企業,所以施工企業在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注意業主的資金到位情況,而且簽訂并嚴格執行合同中的約定投入和收工程款的“同時率”的原則。這樣,才不至于出現使施工企業大量墊資,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將施工企業拖垮的悲慘局面。
五、完善造價管理措施,力求準確進行造價管理。
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門新生事物,同時也是經濟建設的頭等大事,在實施工程造價管理中,還在進一步地探索新的方法和政策,對于當前在造價管理方面的缺陷.必須逐步進行完善,在實施過程中總結出一套具有科學性的造價管理辦法和相應的政策,把建筑業工程造價推向一個先進水平、適合國情、走向國際接軌的趨向。在建筑施工企業中,政府部門要有自己的一系列文件規定,相應地制定一些有利于建筑施工企業的文件和指令。積極地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的正常發展,不斷地提高工程的技術水平、施工工藝,節約國家資金,把錢花在刀刃上,使之工程造價處在合理的控制之中。
綜上所述,為加強工程造價管理,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招投標階段,應合理利用各方面人才,建立良好的造價管理系統,加強對工程造價實行全過程、全方位控制管理,使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上一個新臺階,要按照有關規定,合理確定工程造價;在工程中標后,要簽訂公平合理的合同,確定工程承包合同價;在工程實施階段,要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對工程造價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