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摘要:隨著財務工作逐步向電算化過渡,各項財務制度必須健全,只有這樣,才能使財務工作有章可循,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才能走向規范化的軌道,企業才有希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本文將從六個方面提供一些建議。
關鍵字:合理利用資金 參與經營決策 風險 理財素質 現代企業管理 科學管理
隨著企業體制改革的深入,企業內外部環境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但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企業在改革和轉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我認為,要保證企業經營的正常運行,必須從抓好財務管理入手。
一、加強資金管理,合理利用資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必然受到市場因素的調節,受到市場經濟規律的支配。企業財務部門不僅是企業資產的價值管理部門,而且還是企業的市場信息綜合分析部門。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注意從市場需求出發,根據經濟效益優化原則,站在企業全局的高度,通過預測、分析,提出對策,合理規劃、調控引導企業的經營活動,使企業的經營活動既適應市場的需要,又能提高經濟效益。
資金是企業經濟活動的血液,又是企業管理中的“牛鼻子”,加強資金管理,清楚自己的家底,明確資產質量狀況,及時清理呆賬、壞賬、盤活資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客觀要求。作為企業經營管理重要組成部門的財務管理體制,要強化資金管理意識,千方百計籌集資金,集中管理資金,控制資金外流,促進合理使用;強化監督約束機制,加強資金的日常監督、檢查,合理靈活地調劑資金,節約有效地使用資金,充分發揮資金管理對企業經營的保障、支持和控制監督作用,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不斷增長。
二、強化競爭意識,充分發揮財務參與經營決策的職能
隨著市場經濟機制的逐步建立和市場國際化的逐步推進,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政府管理企業方式將從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企業的管理和監督更多地由企業自身來完成。因此,企業要通過會計核算、財務活動,對資金流入、資金流出、資金耗用實行全過程的監督和控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懂算經濟賬,管理混亂,營銷不力的企業最終會被市場拋棄。對企業財會人員來說,必須樹立競爭觀念,強化競爭意識,努力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財務管理,降低成本;積極做好市場調查和財務預算,進行科學的財務分析,參與企業經營決策;要注意及時反饋企業的各種財務信息,為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為企業適時決策提供依據。
三、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結構,防范會計風險
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可避免地要負擔相應的風險。因此,企業管理層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結構是防范會計信息失真,規避會計法律風險的有效措施。內部控制制度是指涉及企業款項和財務收付、結算及登記的任何一項工作,必須由2人或2人以上分工處理,以起到一種制約的作用。例如: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查、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即“管賬不管錢,管錢不管賬”。這樣,即能夠保證各種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又能使各職能部門的經辦人員之間形成一種互相牽制的機制。企業必須根據本單位、本部門內部的不同分工建立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諸如內部審計、授權控制,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制度化,用制度來實行嚴密、有效的內部控制,以保護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提高業務處理的工作效率,更主要的是通過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規范管理者行為,規避法律風險、經濟風險。
四、更新知識,提高理財素質
當前各企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即是資金緊張問題。如何籌措資金,把有限的資金運用到企業生產經營最關鍵的環節上,是考核企業財務負責人當家理財本領的最好課題。
企業理財離不開企業領導的重視及企業財會人員積極主動的工作。企業領導及財會人員具備理財知識的廣度、深度和業務素質的高低是企業理財成敗的關鍵。因此,企業領導及財會人員在經濟改革時期,不僅要懂得財會核算理論,還要加強對行業業務、財務管理、經濟法律法規的學習。財會人員更要轉變觀念,在加強自身職業道德建設的同時,不斷學習現代化管理知識,樹立全新的理財觀念,加強對企業經營行為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主動為企業節約開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企業的經濟發展出謀獻策。
五、注重財務分析,適應現代企業管理
現代的企業管理,不僅要求財務人員真實、準確、及時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還要把形成這些指標的原因,以及所要達到某一目標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通過各種分析方法呈現出來,使領導者一目了然,為制定工作目標、做出正確決策提供資料。
要求財務人員各負其責,分別把關、深入基層搞調查,了解情況,找出降低成本的好辦法。堵塞漏洞,發現問題及時提出,絕不留隱患,積極維護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
六、科學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現代企業制度是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要求的,它突出科學管理。科學管理是現代企業制度的生命線,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企業要取得好的效益,離開科學管理是不行的。現代企業制度所要求的科學管理涉及多方面,在我國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中,至少涉及以下方面的科學管理:1.企業領導制度的科學化;2.企業組織制度的科學化;3.企業分配制度的科學化;4.企業勞動用工制度的科學化;5.企業財務管理制度的科學化等等。現代企業制度所要求的科學管理,歸根到底,就是要求企業按照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價值規律、供求規律、競爭規律和社會大生產的規律去組織,領導和管理企業。
在市場的運行中,為了實現科學管理,一方面必須改革傳統的企業管理體制,另一方面必須大力引進國外現代企業制度的先進管理經驗、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從提高工作效率入手,使財務工作逐步向電算化過渡,使財務人員從繁重的數字運算中走出來,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實地調查和財務分析上,以適應當今不斷發展的企業管理需要。
總之,企業財務管理的各項工作不容忽視,必須抓緊抓好;各項財務制度必須健全。只有這樣,才能使財務工作有章可循,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才能走向規范化的軌道,企業才有希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春先.建立企業內部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小議.中國財政雜志.2003。
[2]吳梅英.實行集中管理的單位如何加強財務管理.山西省社會科學院.2005。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丘市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