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劍鋒
2008年9月份以來,由美國華爾街金融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迅速席卷全球,國際金融市場急劇動蕩,世界經濟增長明顯呈衰退趨勢。面對國際上的經濟動蕩,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中國經濟受到了很大沖擊。
一、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的河南經濟
2008年,河南省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實現了規模和質量的雙跨越,糧食生產再創新高,物價上漲得到控制,節能減排成效顯著,民生得到繼續改善。但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進入9月份以來,在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河南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下行壓力明顯加大。
(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呈下滑趨勢
10~12月份,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為84.43、64.72、57.15億元,同比增長16%、2%、-29.4%,11、12月份的國內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同比均出現了負增長,其中12月份企業所得稅高達-63.1%。10~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也開始下滑,分別為664.99、614.71、609.38億元,同比增長為14.8%、8.1%、5.3%,工業生產和效益增速放緩,虧損額大幅增長。
(二)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繼續回落
河南消費品市場運行繼續放緩,08年9月份以來增幅連續四個月回落。11、12月份,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39.44、626.0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3%、20.6%。
(三)房地產開發市場繼續呈現低迷態勢
房地產開發投資高位回落,房地產開發市場交易持續低迷,企業資金約束進一步加劇,房屋施工、新開工面積增速趨緩,竣工面積增速由升轉降,商品房銷售持續下降,部分城市已出現開發樓盤停工、老板外逃現象。
(三)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位回落
08年11月份,全省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009.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1%,分別比8、9、10月份回落7.5個、6.7個和5.3個百分點。
(四)2000萬外出的農民工中有20%非正常返鄉,農村隱性失業大量增加,農民收入銳減,農村經濟受到打擊
三、應對經濟衰退、加快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抓住機遇,縮小差距
從目前條件看,河南面臨著“三大機遇”,即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轉向,隨著中央擴大內需政策的出臺,4萬億元資金強力啟動內地市場,使我省優勢更加突出;中央拉動增長的四大重點投資領域,除災區重建外,其余三個都是我省優勢所在;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和帶來的重新洗牌,有利于我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高市場主體的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以,要充分把握有利時機,加快發展,推出一批重大引資項目,重點做好國內外大企業的引進工作;鼓勵與沿海發達地區建立產業轉移聯盟,縮小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一是采用優勝劣汰機制,加強第二產業內部調整;二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二)加大惠農政策力度,提高農民收入,增強廣大農民的潛在購買能力
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農村人口有6480萬之多,所以,以落實惠農政策和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為基礎、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村的購買力是擴大內需的重點工作。具體應做到:最大限度挖掘農村內部增收潛力、拓展農民務工增收空間。發展糧食生產,調整農業結構,以發展種植、養殖和農產品深加工為載體,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讓收益、耕地占用稅新增收入用于農業的比例,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公益性建設項目的投入,確保糧食安全,發展農村經濟,擴大農村消費市場。
(三)加大投資力度
認真落實中央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扎實推進我省投資促進計劃。一是加大轉移支付,重點是要確保社會的穩定,加大失業救助,加大三農方面的支持性投入,加大低收入家庭的臨時補貼;二是加大基礎性投資,抓住機遇,爭取更多國家投資的重點項目落戶河南,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充分發揮財政力量擴大投資,盡快啟動省工業調整結構和高新技術產業化資金、企業自主創新專項資金、投資拉動專項資金等,鼓勵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選,培育壯大戰略支撐產業、骨干優勢企業,開工建設一批前景好、見效快的好項目,盡快形成我省產業聚集區和重大產業基地。
(四)全面落實財稅金融政策,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1.引導企業做好發展定位,對產品過剩嚴重、優勢不突出的建設項目及時提出調整建議,避免盲目鋪攤子,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2.信用評估問題是銀行為控制風險而難以支持中小企業的根本原因,所以中小企業的發展必須有政府或相關組織進行有針對性的擔保扶持,推動和完善擔保操作,加快推進股權質押貸款及小額貸款公司等試點工作,靈活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優先滿足中小企業信貸需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題,恢復企業活力,增加就業崗位。3.減少稅收。4.適當降低個人、企業社會保險的繳納比例,增加國家的社會保險部分。5.提高行政效率,精減企業有關辦事手續,優化投資環境,降低企業的非生產性成本。
(五)激發全民創業的活力,切實做好就業工作
一是全面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整合資源,組建民辦職業教育集團;落實金融信貸政策,解決困擾民辦學校發展的融資難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使其更好地為農民增收服務,為提高勞動技能、增加就業機會服務。二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積極推動以創業促就業,高度重視勞動密集型和中小企業發展。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優化消費環境。
(六)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
完善全民的養老、醫療和失業救濟制度;加快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建立覆蓋全省居民的醫療、教育保障制度,加大醫療、教育占政府財政支出的比例,增加政府提供此類公共服務的數量和品種,提高質量和效率,使居民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信心,將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它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從而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和內需
(七)抓準時機,恢復房地產秩序
推動房價走低也是恢復秩序的措施之一。只有房價走低,回到總體不高于地價與建筑成本之和的1.5倍的水平的情況下,才可能構筑新的秩序。1.切實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分類管理房地產市場。2.針對特別低收入家庭,廉價租房。除此以外的所有家庭,都有資格購買一套自助的90平方米以下的經濟適用房。90平方米以上的為改善性住房,由市場定價。政府職能部門應嚴格控制面積界定,杜絕投機行為,切實維護房地產秩序,嚴防資金流失。3.嚴厲打擊炒作經濟適用房:按照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確定一戶人家只能購買一套房屋,子女結婚后,可憑結婚證等有關證件購買一套經濟適用房。如果購買改善性住房,則自己所有的經濟適用房按成本價進行折算給政府購買,或者按折算價由政府部門出售。
(八)要增強自主創新的驅動力,提高科技人員的各項待遇,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高層次人才,留住人才
加大對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加快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大力發展科技,開發高新產品,增強國際競爭力。
(九)高度重視新一輪的政府機構改革
千方百計打造“服務政府”,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借改革之機,將人員隨行政職能一起下放到所屬事業單位,形成不合法的行政主體。
(十)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
加快推進污染減排,推出有利于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政策,盡快出臺切實可行的縣城污水處理廠運營辦法,財政拿出部分資金,使之能夠正常運轉,避免資源浪費和資產閑置,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
當前的經濟環境,對河南的經濟發展來說,是利空與利好同在,挑戰和機遇并存。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科學決策,沉著應對,扎實工作,就一定能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度過經濟的“嚴冬”,迎來新一輪發展的春天!
(作者單位:河南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