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潤杰
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型的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產生了結構性失業,而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主體的中小企業可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減震器”。同時,中小企業又是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是活躍市場的基本力量,是大中型企業組合資源形成完整以及高效的價值系統的保證。
中小企業要持續成長,要求企業決策者從知識、心理、能力、思想上對自身進行提升,要求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實質有清楚的認識,認識到影響中小企業健康成長的障礙因素,根本并不在于外界環境以及企業內部的其他因素,其核心在于企業決策者自身素質。因此,要提高決策者自身素質,保障中小企業可持續成長。
一、中小企業決策者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任務和責任
企業決策者有兩項任務:一是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完成制定的目標。二是滿足員工的需求,包括物質以及精神需求。只有第一項任務沒有第二項任務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短期之內,企業可以利用制度約束,以及員工為了追求表現的愿望,促使員工為企業經營目標實現做出努力。但是長期以來,員工在經濟需求得不到滿足情況下,必然失去為企業繼續努力的動力,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中小企業決策者應當重新樹立權威理念
破除對職位權力的迷信,正確認識權力的來源,正確使用權力。職位權力導致的員工的服從只是表面的,甚至虛假的。職位權力只能使員工服從并完成任務,但是并不能促使員工自愿做出貢獻,從而影響任務完成的效率、效果。決策者過分地迷信職位權力,依靠職位權力對員工實行壓制,懲罰時也會使員工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出現背德行為。因此,企業決策者應破除對職位權力的迷信,正確認識權力的來源,正確使用權力。
三、中小企業決策者應提高自身的經濟、管理知識
中小企業的創辦發展實際上是擁有資產所有權的決策者自身價值實現的過程,決策者從企業創辦開始對企業發展傾注了很大的精力,全心投入工作,但是努力工作并不能保證會獲得成功。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發現市場機會,實現個人價值,創辦企業為社會做出貢獻成為個人不利的目標,但是創業的勇氣并不能保證企業的經營的成功,勇氣只是創業的條件。決策者要想創業成功,帶領中小企業向著更高層次發展,不但需要勇氣,更需要掌握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具備經濟頭腦,以及要通過經營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所需獲取的思想和方法。
四、中小企業決策者應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道德素養,正確對待員工的努力以及追求,成為企業前進的動力,而不能成為阻礙企業進一步成長的障礙
中小企業的持續發展,需要所有成員做出努力,向著企業不斷壯大的目標努力。企業決策者希望企業成功,決策者在企業創建初期通過艱苦的努力獲得了很多與本企業相關的經驗,而決策者對于其他以及新進入企業的成員寄希望其能夠繼續為企業做出貢獻,推動企業前進。但是,由于中小企業本身規模小,企業并不能不斷實現部分員工不斷提升的價值需求,因而人員流動性很大。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可知,在短期內中小企業會實現員工的部分需求,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競爭力的加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缺乏,中小企業成長的速度放緩,原有員工對企業未來的預期降低,進而導致有經驗及能力的人員流失。因此,決策者一方面擔心員工掌握企業資源后流失,給企業帶來損失:另一方面會出現心理的不平衡,不愿新進入的員工共享自己的經驗,擔心員工的成功會對自己的地位構成威脅,兩方面的問題都使員工缺乏進步的動力。
(作者單位:焦作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