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玲
摘要:本文提出并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在素質教育建設中的必要性,指出高校圖書館與素質教育的密切聯系。運作良好的高校圖書館能在大學素質教育中起到獨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為創建學習型圖書館奠定深厚的基礎。
關鍵詞:素質教育 高校圖書館 信息素質
一、高校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必要性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學科之間的滲透與聯系在不斷加強,社會發展對綜合性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不斷強化。面對發展現狀,大學生只有不斷充實自己,全面提高知識文化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圖書館作為高等院校的資料信息中心,是學校教學和科研的堅強后盾,在高等院校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在信息時代,圖書館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大學生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的重要場所。
二、利用高校圖書館,提高大學生素質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其經濟形態是知識經濟。信息社會的特點是知識產量大大提高,知識的“有效期”不斷縮短,即原有知識不斷被量化的新知識更新換代。為了適應社會的要求,大學生作為未來的國家建設者,必須具有較高的社會覺悟和良好的道德素質、豐富的科學知識以及扎實的專業基礎,有較強的自學、自立和自控能力,并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盡可能多地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熟悉本專業及相關領域的新發展。高校圖書館應與時俱進,根據大學生發展的需要,為他們增加課堂之外的知識,充實和完善其知識結構,為大學生獲取新信息創造有利環境,也幫助他們了解各學科領域的新發展,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總之,新時期的高校圖書館在信息、心理、道德等方面對提高大學生的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
1、提高信息素質,加強專業學習和科研研究
人類社會正處于一個信息化的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和主導因素,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種種變革對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素質培養是大學生的基礎教育,是適應信息社會必備技能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素質是一種跨越科學和人文的綜合素質,是大學生發現信息需求,查尋、分析、判斷、加工、創造信息的各方面能力的總和。目前大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還很薄弱,他們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自覺主動利用圖書館的比例很小,大部分學生只是為了滿足考核類需求而利用圖書館,而且這部分人也只是一般性地瀏覽圖書館的資源,局限于專業知識。其利用方式也是短期性的,隨著考核的結束而結束,很難做到長期有效的利用,而對資源進行發現、分析、判斷、加工就更不用提了。高校圖書館要改變這種現狀,關鍵是要讓學生掌握獲取信息、創造知識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專業信息研究能力。
首先,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需要開展圖書館常識教育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高校圖書館的藏書種類與特色,由專業水平高的館員向他們介紹圖書分類知識,帶領新生現場參觀圖書館,讓他們熟悉掌握查找文獻資料的途徑。對圖書館進行初步了解,有助于學生有效利用圖書館,并激發他們的自學興趣。
其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文獻檢索與利用”是研究如何科學地存儲和檢索文獻,獲取知識、信息與情報的一門科學方法課,學習該門課程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信息素質和自學能力,并鼓勵他們親自參與檢索實踐,進一步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檢索的方法、途徑和步驟,從而提高信息素質。同樣,他們可以根據專業和自身學習情況來大量獲取信息資源,為以后的專業學習提供基礎。
第三,加強圖書館與專業知識的聯系。專業教育的實質是知識的傳播和創造過程,學生如果要加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就必須有效利用圖書館中的印刷型文獻信息和各種電子信息,了解專業知識的發展和研究專業領域的課題,預測專業發展方向,并利用舊知識創造新知識。因此,圖書館要主動與教學科研部門開展重點專題的咨詢服務,以加快知識的傳播和應用,在對信息和知識的收集過程中提高效率。
2、采用圖書療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許多學生經過高中三年的緊張學習和考試升入大學,覺得目的達到,心情得以放松,但混文憑、混日子的思想使某些人失去了學習動力,造成精神上的極度空虛。另外,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各種類型的心理健康問題。
歌德曾說過,讀一本好書猶如和高尚者談話。我們可以從書中汲取無盡的精神力量,并用這種力量來充分挖掘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潛力。讀書可以激情勵志,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而高校圖書館正是使讀者多讀書、勤思考、常交流的理想之地。為了解決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圖書館應在全校范圍內倡導愛讀書、讀好書的風氣,通過開展心理學及圖書治療知識講座,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圖書來緩解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并向他們推薦合適的書籍。比如,憂郁的學生應多讀歡快、幽默、積極向上的書籍,多愁善感的學生要少讀悲觀傷感的圖書。圖書館要營造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和不同需求,進行分類性指導,如心理學導讀、社會性導讀、文藝性導讀和娛樂性導讀等。
3、高校圖書館承擔塑造大學生高尚情操的職責
圖書館可以在適當的時機,選取相應的主題,對大學生進行愛祖國、愛民族的教育,培養他們奉獻于社會的高尚情懷;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教育,利用圖書來指導和規范學生的言行,使其符合社會主義的道德準則。大學生應充分利用圖書館這一文化知識的傳播陣地,宣揚誠實守信、尊老愛幼、勤奮好學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與此同時,為了讓大學生對歷史、人文、社會、自然和藝術等多方面有深刻認識,圖書館應大力保護有價值的藏書,多向學生介紹這些優秀民族遺產,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4、完善高校圖書館軟硬件的措施
高校圖書館現代化是高校素質教育發展的標志之一,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已建立了電子閱覽室,以方便學生進行更廣闊的網上閱讀和知識汲取的途徑。但是,其中仍然還有不足之處,如僅有少數高校開設網上遠程教育,而其他高校只是有簡單的校園網,并沒有充分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檢索,除此以外,還存在網上閱讀指導不全面、大部分學生網絡讀書動機不端正等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應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首先,要建設良好的館舍環境。建筑風格獨特、空間環境幽雅、設備配置完善、場所氛圍優良的圖書館,能給人強烈的人文氣息,若再輔之以人性化管理,定能陶冶人的情操,給讀者以舒適的感覺,讓人流連忘返,為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其次,加強圖書館自身的現代化建設,建立科學的多元化數據庫系統以及新型方便的檢索工具,提高信息服務和功能。向大學生傳授詳細的知識,做好個性化服務工作,注意解決軟件建設的問題,開設系列講座,如“電子期刊、圖書檢索與利用”講座等。
三、培育圖書館文化,創建學習型圖書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教授彼得·圣吉曾說:“在未來,你所擁有的、唯一持久的競爭優勢,就是具備比你的競爭對手學習更快的能力。”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帶來的素質教育對于高校圖書館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一個具有持久能力的圖書館的重要特性,就是以提高大學生素質為目的,蓄積力量,不斷創新,爭做學習型的圖書館。
(作者單位:吉林藝術學院圖書館)
參考文獻:
[1]程天作、馬雁春.關注大學生上網心理,加強高校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工作.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年第1期.
[2]張燦山、宋西貴.從高校圖書館窗口看素質教育.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 年第1期.
[3]林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形式——圖書治療.高校圖書館工作.2005年第3期.
[4]陳蘭芬.圖書館與大學生素質教育.江西圖書館學刊.2001年第2期.